为当时德国带来巨大冲击-《少年维特的烦恼(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书评
小说的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少年维特是一个不知人生目标为何的年轻人,只好浪荡在城市中,以学习绘画和艺术为乐。某次的舞会里,他认识了女孩夏绿蒂,借着一场突来暴雨,他们因共同朗诵一首诗而彼此一见钟情,但女孩却是一个拥有婚约的人,其未婚夫也是维特的好友。最终,维特在经历两人共处的一段美好时光后,只得选择避往他乡。然而俗世成人社会礼教的束缚与行事的刻板单调,让少年无法忍耐,他再度回到城市,却发现夏绿蒂已和未婚夫完婚,并且在最后一次幽会里彻底拒绝他。难过的维特,最后穿着黄裤子、黄马甲、蓝外衣,用夏绿蒂夫婿的手枪自杀,死时桌上还摆着一本作家Gotthold Ephraim Lessing的悲剧剧本《EmiliaGalotti》。
《少年维特的烦恼》引起社会的大骚动,主要原因来自和社会主流价值的对抗。在当时的德国社会,小说具有社会教化意义,其勾勒的主角和故事,必须能做为读者模仿的典范,但在歌德的这部小说里,主角维特的虚无、吟叹、自杀不仅难以让人学习,还抵触了基督教'禁止自杀'的教义,因而引发教会的封杀。但对当时普鲁士各邦的年轻读者而言,这本小说却真切地说出了他们内心的愁苦,洛阳纸贵之余,'黄裤子、黄马甲、蓝外衣'的'维特装'更引为风潮。由艺术史看,《少年维特的烦恼》后来被视为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前导,人的自发情感与自我想象,取代宗教或社会教条,逐步成为市民生活价值的主角。从更广大的社会变迁意义来讲,《少年维特的烦恼》像是一只信号,预示着欧洲由'集体社会'向'个体社会'的大规模转进,人以自我的感知、探索、热情、向往,来创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逐渐构成欧洲个人主义的内在精神底蕴。
70年至80年出生的朋友(本人76年),估计是目前中国最尴尬的'时代青年'。这种尴尬,一方面来自于外在社会的巨变,一方面来自内在心灵的调适,我们姑且称之为'青年维特的烦恼'。为什么中国会有'青年维特的烦恼'?从外在世界看,中国社会正从制造业经济体转向知识经济,和歌德当年写作这半自传小说时的时代气息比较吻合──社会价值正由'集体规范'向'个体创意'快速翻转,不免让这时代的青年人,充满各类自我怀疑与何去何从之焦虑。从内心世界看,三十正负五的这时代,现正被要求生产出各种原发性的创意,但对于浸淫自过往填鸭、升学主义、去自我化教育的这一时代,他们从未洗礼过西方教育中'发现、开展、接纳自我'的过程,因而如何通过自己的感受与情感产生原创创意,成为一种'重回青春期'的尴尬工程。
但,也正因有着这一群体的挣扎与突破,也为中国创业发展来得更加扎实与深刻奠定了好的注脚。一个社会能产出多么独创的商品或服务,通常不是因为政府喊出多大的口号,而在于那社会的主角弄潮人,经历了多深刻的心灵洗礼──歌德与维特所衍生出的德国艺术和德国工业,不就是中国这一尴尬时代最好的历史参照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