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位传奇式的学者,你也许会感叹,感叹他的坚韧,他的充沛,还有他的放达;但你若读他的文字,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那份睿智与清醒,更多的是充溢于文字间的孤独与忧伤.这种文字里的孤独,是智者的一种心境,它与浅薄无知、和粗俗无缘;它绝不等同于寂寞,它是一种境界,一种心灵长期的积淀;是来自于内心里的冲突与苦闷,来自于思想上的争斗与融合,来自于少年时代精神上的压抑与伤痛。只有孤独,才能让人远离世俗与庸俗,才能让人于大千变化、众声喧哗之中保持着独自的清醒、镇静与高雅。然而,要知道,拥有孤独者,会有过大苦,也有过大爱;有过心灵的伤痕,有过不曾自由和快乐的压抑年华。李泽厚说自己的少年时代是孤独的、清醒的、伤感的。父亲早逝,家道中落,生活困顿,母子相依为命,备尝人世间的冷暖;喜欢在阅读中寻找静谧的世界。我也喜欢冰心的书,它在感情上给我创伤的幼小心灵以温暖,慰藉'。因而他常常用鲁迅的少年时代自比,'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也常常念及母亲与自己相依为命时给予他精神与生活上的温暖,却因没有机会能让她安享晚年而感到愧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只能独自黯然落泪。一个孤独少年,就是这样在阅读之中寻找寄托的港湾,用于放逐那颗不羁的青春心灵。 走我自己的路》,是李泽厚各种序跋、散文、随笔、演讲和访谈的一次大的聚汇,这次的重新整理出版收入了他很多最新发表的文章,也是其最新、最完备的一次集结。读他这些洗练、洁净、优美却散发着理性光彩的文字,深感于文字间散发出来的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完全是属于哲人思索后的虚无与沉重,无论是当年千万人热读和议论之时,还是如今连大学的学子们都对谁是李泽厚感到陌生。但毕竟让他感到骄傲、甚至有些自负的是,这些著作还在不断地被印刷,被阅读,他的思想还在被争论,被'有用于中国'。或者,正是因为青春的暗伤,才成就了他日后的风采大器。还是老托尔斯泰说得好:一个不完美的青少年时代,会使人受益终身。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