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最熟悉的陌生人》书评

《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故事开头极富戏剧性。2004年2月,旅居巴黎的妹妹埃利塞'沙因收到了来自路易斯'威斯服务公司(安排她被人收养的一家犹太收养机构)的挂号信,这封信是应她的要求寄来的,此时她是一个35岁的孤家寡人,经济拮据,前途未卜,养母早逝、兄长精神分裂的阴影长期笼罩着她,她希望能从了解自己的身世中获取些许慰藉。可是,简短的信件除了满足她对生母的部分好奇心外,还向她透露了一个她此前一无所知的信息'她是孪生子,她还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孪生姐姐。故事的另一端连接着姐姐保拉'伯恩斯坦,一个没有兴趣寻找亲生父母的幸福女人。她正享受着简单的家居生活,对自己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一个春日午后,一通电话彻底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我是凯瑟琳'博拉斯,路易斯'威斯服务公司收养后续服务处主任。我刚和你孪生妹妹谈过,她想和你见一面。她住在巴黎,已到纽约来找你。'保拉的人生就这样'用她自己的话说'从此被划为了'知道有双胞胎妹妹以前的人生'和'知道有姐妹团聚,两个天南地北的陌生人要尝试着接受自己的新身份,去熟悉她们本该最为熟悉的人。到这儿,情节的发展似乎大局已定,孪生姐妹从分离到团聚、由陌生变熟悉;故事的基调也似乎可以确定下来'不幸而幸运,苦涩而温馨。本书并不是一部杜撰的、赚人眼泪的、集中火力渲染离散姐妹骨肉亲情的情感小说;相反,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记录了孪生姐妹因无辜卷入双胞胎研究而面临的无奈局面,追踪了她们努力寻找线索、解开身世之谜的整个过程,并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了家庭的概念、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伦理与科学的关系。故事饱含深邃的情感,但没有过分地制造伤感;故事挑战读者的心智,但没有落入俗套的道德说教。故事的情节走向与两位作者所要呈现的本色人生一样,充满着疑问,不断地遭遇变数。读者会跟随着两位作者不断地刨根问底:为什么她们会被分开收养?她们卷入了一个怎样的双胞胎研究项目?分开收养使她们更相像了吗?她们是不是成了科学实验中的小白鼠?她们最终能找到生母吗?本书叙事方式非常机巧、感性。有时,先是一个人坦陈所遇所见、所思所感,几个段落或几页纸的文字之后,叙事权交到另一个人手中;另一个人接过话锋,剖白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者将情节继续向前推进,或者就同一问题表达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两个作者用互相交替的声音,毫无保留地倾诉了作为孪生姐妹的亲密感,以及作为两个完全的陌生人之间存在的巨大分歧。恐惧、不安、兴奋、紧张'各种复杂情感的表达十分勇敢、真切。交替的行文方式,并没有屡屡打断故事的发展,相反,它是对这一题材作品最适当的诠释。两个叙事声音在空间上的并存,使故事的立足点不致偏颇,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满;两个叙事声音在时间上的交替,增加了读者阅读的乐趣,碎片般的内心独白很值得人比对、玩味。总之,对孪生现象充满好奇的人,对家庭的涵义感兴趣的人,对伦理与科学关系存在疑问的人,都可以来读一下这部纪实作品。就像美国《出版人周刊》评价的那样,《最熟悉的陌生人》确实是'一部穿透人心的自传.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印度-熟悉而陌生的邻国》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印度虽不太受国人关注,但她并非一无是处。在中国,“那些关乎灵魂又不挣钱的事,都会显得生态不良或像在铤而走险,安贫乐道的风骨气韵总脱不了些许狼狈与失态”;在印度,关于灵魂、精神、宗教与信仰的事,却显得那么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