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启发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在求解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演绎式思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像专家一样实践'。而要做到'像外行一样思考'(这两句话出自金出武雄的《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则需要归纳、类比、泛化、特化、联想、甚至穷举等思维策略。所以任何一本能够训练某种有用的思维策略的书,都是很有价值的,譬如这本。
书中的谬误颇多,但即便是谬误,也有其价值,因为发现谬误本身就是很好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训练。举几个例子:
第一章问题:忽视重复博弈带来的影响。假设有一群人,里面有好先生、浪子、美女。在第一种策略下,每个好先生都忠于妻子,结果是至少这个人群是绝对安全的。在第二种策略(即书中倡导的策略)下,单次博弈的结果可能是的确避免了在一次给定的博弈中美女染上性病,然而,给予一定的时间,美女终将和浪子发生关系,从那以后,性病便会在好先生人群中散播开来。(关于重复博弈和单次博弈的本质区别,参考《合作的进化》)
第三章问题:没有区分吝啬鬼到底是将钱用于消费还是用于再生产,又或者是用于施舍。三种情况的结果不一样。用于消费,则会提高物价,对平民不利,还不若存着。用于再生产,则是剥削平民,同样不如存着。作者写到这里便下结论,吝啬鬼把钱存着实在是在利民。然而,人们谴责的实际上是吝啬鬼不肯施舍,作者进一步说,就算施舍也会导致不利,就是诡辩了,就算人家拿施舍的钱去买火鸡导致火鸡涨价,实际上对于他来说,净收益仍然还是一只火鸡呢。怎么能说不利呢?
第四章问题:当考虑中世纪生活的时候,作者提到,如果承认相对财富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么我们宁愿做中世纪的绅士而不愿做现代的注册会计师。然而考虑到中世纪的生活的乏味,我们不会愿意那么做。作者以此证明我们实际上偏向于绝对财富。然而人的幸福感只跟相对财富(与周围的人比的结果)挂钩是心理学早就确认的一个事实。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天使下凡,允诺农夫,说可以要求一样东西,但无论他要求什么,天使都会给他的邻居们得到其两倍。农夫最后说:把我的庄稼毁掉一半。那难道我们由于中世纪生活乏味不想回到中世纪(即便在中世纪里面可以当大爷)不能证明相对财富不重要吗?不然。这只能证明我们在联合比较自己的两种生活可能性的时候会选择更优越的生活,并不能泛化到对自己和他人生活的联合比较上。也许近代人类价值观的变化的确使得人们更关注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不关注与他人的差异,但这并不代表人类的本性层面不关心相对差异,要将这个本性进化掉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
第五章问题:大众呼吁关注血汗工厂,实际上是要呼吁血汗工厂提高待遇,工作环境。作者则把这个曲解为要么关闭血汗工厂,要么开着血汗工厂剥削。难道就没有第三选项'少一点剥削,多一点待遇和工作环境?作者还得出结论说要人家关心环境是不现实的,虽说贫困地区的确无暇关心环境,但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于作为富余的资本家,能不能做点什么来间接改善环境。然而作者根本就回避了这一点。并且用了一个不恰当的类比:类比为美国的当年。美国的当年与非洲的现在有本质的不同,美国的当年,世界都很穷,没有哪个更富的国家可以出来发点慈悲的。而非洲的现在,美国很富。
后面章节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将它们都列出来并不是目的,所以就不列了,关键是从他人的思维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学习有益的思考方式(譬如这本书里面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溢出成本、收益/成本分析'),避免无益的思考方式(譬如求证逻辑的不严密)。从这个意义上,正如这本书的推荐者曼昆所说,这是一本有益的书,尽管我不同意书中的有些观点。
P.S. 标题与客观评价无关。主要是一开始读的时候联想起一种辩论策略,即所谓的'prove by verbosity'(用废话连篇来证明):P 当然,这样评价一本书完全没有建设性,但用来标题党一下还是不错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