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文治武功,均为一时俊杰,冠绝当世。武功方面,他任职西北,抵御西夏,巩固边防,边境上流传着一首歌谣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 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一范'就是指的范仲淹了,可见其在当时边防中的重要性;他历任多处地方官,清正廉明,富有政绩;庆历三年,上书革新政治,是推行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
范仲淹具有高尚的个人品德,而且在教育后代方面是我们的典范。他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糼承庭训,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本书从考辨史实着手,用评传结合的方式,概述了范仲淹的生平行实,真实描绘了范仲淹命运多蹇的一生,其中尤以范公'要官' 与'拒官'的故事,特别是范仲淹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心旷神怡,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这一章节,尤其令人悟到人生的许多至理,真实感受到一个不得志的士大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这种圣人登楼抒志的胸怀,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道德修养情操陶冶的结果,德高望重者,胸怀家国,高瞻远瞩,预见未来!什么东西能'使人意远'、'使人神清'、'使人兴迈'呢?只能是从自己心内产生,从个人的精神志向中油然而生,真实再现其'行求无愧于圣贤,学行有济于天下'的心路历程。
范仲淹是北宋前期改革的总设计师,身体力行,兴利除害,他在仕途中曾三落三起,百折不回,颇与当今人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先生的经历相类,不过范仲淹先生是文人,论文学上的成就,邓小平是望风难及的,论最后的人生与事业的成败,范仲淹又远不及邓小平。邓小平一生虽多挫折,最终仍是成功的,而范仲淹一生得志之时不多,报国无门,这可能是封建社会的必然悲剧。
时至今日,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民本思想,千年传颂,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