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百辉:质量管理决定企业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现代质量管理创新系列丛书》书评

编者按:质量管理决定企业竞争力,任何企业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因返工而产生的额外成本,而且遭致客户投诉,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损害公司的名誉,影响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 一、质量管理重在过程控制。

' 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是指从市场调查开始,经过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工艺准备,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控制、检验、包装入库到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即构思、生产理想的产品,将产品推向社会,向用户提供使用价值。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通过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 衡量生产过程优劣的标准是:高产、优质、低耗。也可以说是多快好省,其量化的指标体现在投入产出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对我们来讲,就是以最少的成本生产出满足公司品质要求的产品。

' 要实现生产过程的这个目标,一是各个生产要素,人、财、物、信息等在质和量上满足生产产品的需要,这是组织好生产过程的前提基础条件。因此,生产管理必须从基础条件入手。二是要使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密切协作的、有序的、效率高的完整体系。要保证最佳的结合状态,其中具有丰富的管理内涵,它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得以实施和实现。我们近期推行的5S管理以及将要推行的全面质量管理,都是完善我们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实现符合性质量,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标准。经检验符合标准的是合格品,不符合标准的是次品或废品。检验产品是全体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共同的任务,当然更是QC人员的职责。好的质量管理离不开好的软件支持,作为六西格玛最佳工具软件,MINITAB向企业提供了准确、实用工具,帮助企业进行质量控制、试验设计、可靠性分析以及常用统计分析。

'' 二、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措施

' 1、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

' 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不讲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实际上是从管理标准中分离出来的,是管理标准的一部分。技术标准主要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标准、工艺工装标准、半成品标准、产成品标准、包装标准、检验标准等。它是沿着产品形成这根线环环控制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质量,层层把关设卡,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技术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都是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而展开的,都是为了达到产成品标准服务的。我们公司的工作标准中的生产工序流程和办房吓数,具有随意改动性,这是必须加以重视完善的一个问题。

' 管理标准是规范人的行为、规范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与物的关系,是为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的。它包括产品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经济责任制等。企业标准化的程度,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力求配套。二是要严格执行标准,把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质量、人的工作质量给予规范,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三是要不断修订改善标准,贯彻实现新标准,保证标准的先进性。

' 2、强化质量检验机制

' 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以下职能:一是保证的职能,也就是把关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二是预防的职能。通过质量检验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为控制提供依据,发现质量问题,找出原因及时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三是报告的职能。质量检验部门将质量信息、质量问题及时向厂长或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为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质量信息。

' 要提高质量检验工作,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都要实行层层把关,做原始记录,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实行质量追踪。同时要把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检验人员不但要负责质检,还有指导生产工人的职能。生产工人不能只管生产,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三是要树立质量检验机构的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任何部门和人员都不能干预,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确认的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 3、实行质量否决权

' 产品质量靠工作质量来保证,工作质量的好坏主要是人的问题。因此,如何挖掘人的积极因素,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质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质量责任制或以质量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在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生产产品,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同时获得自己经济效益。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就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在质量问题上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作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首先要对各个岗位及人员分析质量职能,即明确在质量问题上各自负什么责任,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其次,要把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兑现奖罚。对长期优胜者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除不计工资外,还处以赔偿或其它处分。

' 此外,为突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实行质量否决。就是把质量指标作为考核干部职工的一项硬指标,其它工作不管做得如何好,只要在质量问题上出了问题,在评选先进、晋升、晋级等荣誉项目时实行一票否决。

' 4、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

' 质量管理点(控制点)的含义是生产制造现场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要因素等采取的特殊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厂处于很好的控制状态,保证规定的质量要求。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整体作出系统分析,找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并加以控制。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您推荐

《中国家具产业制造与设计竞争力》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SWOT客观地评价中国家具产业内外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运用五力模型深层次研究中国家具企业外部面临的威胁, 以及运用钻石模型从国际层次分析中国家具拥有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 及企业组织结..

《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全书八章,包括:设计管理发展背景及中国设计管理实践的简要分析;定义;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咨询;面向消费者的设计策略;管理者与设计组织;设计稽核(评估);设计沟通;设计管理教育等内容。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刘瑞芬文学博..

《制片管理(含光盘)》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制片管理专业是影视专业与管理专业的交叉学科,*大的特点是经济管理与艺术素养相结合。本书作者系中央戏剧学院制片管理专业教师,参与多次招生考试,以其丰富的经验,用浅显的文字为考生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从我国电..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案例与实务》内容简介|作者

《影视剧制片管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在梳理影视剧制片管理流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影视剧制片管理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概念、规范的管理流程和运作方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制片管理内容体系,主要包括摄制..

《时间旅人:《水色研究会》主题日程时间管理本》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月计划表、每日大事记录、每日时间安排表等等。插画部分由人气画师提供, 既满足了实用性, 又满足了欣赏性。 书籍特色 2015-2017日历 15个月的月..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组织创造力研究与管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三篇。篇,组织创造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创造力的概念、本质,研究起源,理论模式等,为深入研究组织创造力提供知识准备。第二篇,自我决定理论的内容及组织领域相关研究。介绍自我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