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未来在于大创新-《管理大未来》书评

  ' 加里'哈默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管理学者,他称得上是继彼得'德鲁克之后在管理领域最富有建树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是一位哲人色彩浓厚、涉足领域宽广的大师,他的企业管理理念更多地来源于他所研究的众多领域对企业管理的一种反哺。而加里'哈默的不同点是,他更加专注于管理理念,尤其是对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在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上,他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作品分析透彻、思路清晰,细读他的作品,能够促人警醒、发人深省,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 加里'哈默的最新专著《管理大未来》秉承了他的前一部巨著《竞争大未来》的创作激情与思路,大胆而富有创造性地对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了全面剖析。这部经典作品的核心,用加里'哈默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并不在于对管理的未来进行预测,而是帮助你如何进行创新,因为管理与组织创新已经大大落后于技术创新了。'很显然,在新著中,加里'哈默并没有全面梳理企业管理的各个细节内容,而是选取了管理创新这个最值得剖析的'点'进行了放大和解析。细细读来,你会发现这种剖析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从另一方面看,难道这不也是意味着对经典管理书籍创作思路的创新吗?

  ' 企管专家罗百辉认为这部作品的创作框架是'大管理、大创新'式的,所谓'大管理',即这部作品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囿于'老鼠'与'瞪羚'的管理层面,而是被大手笔地放在了全球性的'大象'视野之中。但值得注意的一点,这种针对'大象'的管理理念,不但能够适应'老鼠'与'瞪羚'的'胃口',也能激励、促使它们'跑得'更快,让它们在成长为'大象'的征途中变得更加'无所畏惧'、更加'智慧无比'。

  ' 所谓'大创新',也是基于的'大管理'。'大管理'框架下的创新有什么特点?这种面对'大管理'的创新对于'挣扎'在互联网'包围'之中的各类企业又有什么'大'的影响,是'无关痛痒',还是'关乎成败大计'呢?面对'大创新'的需求,企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创新思路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呢?以上这些都是本书的'大创新'所要细加讨论的内容。

  ' 书中,加里'哈默首先剖析了管理创新的定义,他认为,'管理创新是从根本上改变管理工作的方式,是一种显著地改变面向顾客的组织形式并最终推进组织目标的手段。简而言之,管理创新将改变管理者做事的方式,并增进组织的绩效。'

  ' 然后,加里'哈默又重点剖析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与20世纪后半叶发生巨大变革的技术、生活方式、地缘政治相比,管理就像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他又发现,每一家企业的'大创新'并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写道:'每个伟大的发明,包括管理理念在内,都有一个从初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是典型的s形曲线,它的动态变化规律正如考夫曼所描述的,一旦达到物理极限,要取得重大的进展就变得十分困难。'

  ' 他认为,'我们的管理模式发展缓慢,但21世纪商业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的世纪虽然刚开始,但对现代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大大有别于我们先辈们曾经面临过的挑战'。

  ' 对于这一个难点,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这需要组织具有新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一个颠覆性加剧的世界里,企业必须同时具有战略适应力强、营运效率高的特征,为了保持既有的利润空间,企业必须源源不断地进行改变规则的创新。如果一个企业想不断创新并在商业上更有创意,它就必须不断地激励员工每天都发挥其最佳水平。这就是21世纪管理创新者所面临的挑战。'

  ' 为了增强说服力,加里'哈默又举了通用电气、杜邦、宝洁、丰田、维萨公司等知名大公司的例子,他认为这些20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取得全球领先水平的原因是勇于进行了管理创新。因此,他把自己的结论定格在'管理方面的重大进步往往导致竞争力的转移,给那些领先的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上。

  ' 加里'哈默也认为,'并非每一项管理创新都能创造出竞争优势。它们中有些效果不大,有些有方向性的错误,更有许多毫无用处。'因此,他认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和其他层次的创新一样,也是遵循幂律分布原则的。就是说,创新遵循幂律分布规律:每1000个新奇古怪的想法中,只有100个创意值得去尝试;这100个创意中,仅有10个项目值得大力投资;而在这10个项目中,仅有2~3个项目最终能成为财富之源。他认为,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有根本改变管理实践的突破性想法,也会有大量价值不高、影响力弱的主意。但是,这不能成为不创新的理由。创新就是一项概率游戏,你做得越多,你就越有机会获益。'

  ' 加里'哈默认为,企业经理人不像风险投资家那样对这种创新的幂律分布有一种独到的认识,企业经理人坐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很难认可这条不可避免的创新定律。因此,加里'哈默所提倡的一点是,'为了构建适应力较强的公司,管理层可以少花时间考虑如何去除那些成功概率较低的新想法,而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考虑如何形成战略选择的广泛组合上。'

  ' 在本书中,加里'哈默对企业管理者的创新停滞分析得非常透彻,他认为,'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大多数管理者不把自己视为创新者;二是许多高管质疑,如此大胆的管理创新是否现实?三是许多管理者把自己看成实际操作者,而非理想化的梦想家。'

  ' 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紧迫感,加里'哈默也举例分析道,'在敬佩郭士纳挽救了ibm,卡洛斯'戈恩如圣人一般使日产汽车获得重生,罗斯'玛丽'布拉沃拯救了巴宝莉时尚品牌的同时,我们可曾想到,这些所谓的转折点实际上都是因为公司未能及时采取变革措施而造成的'它们实际上是公司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并及时调整所付出的昂贵代价。'

  ' 加里'哈默作为全球顶级的企业管理'先知智者',他对缺乏管理创新企业的忧虑之感跃然纸上,他写道,'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企业在'熊彼特竞争'的大潮中获得赦免。管制壁垒、专利保护、分配垄断、无权利的消费者、标准制定者、规模范围优势、进口保护、资金壁垒等,都保护了市场主流企业免受达尔文竞争下那些来自创新市场的颠覆性冲击。不过,如今,许多这样的壁垒已经失效。'

  ' 然后,他对形成这种商业环境因素的分析也相当具有权威性,他把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放松管制和自由贸易降低了进入各行业(包括银行、航空、通信等行业)的进入壁垒;二是网络的力量使商业新贵们无须构建全球基础设施即可进入全球市场;三是随着垂直分工的解体和外包的兴起,大公司逐渐瓦解,纷纷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承包;四是处于行业主导地位的企业必须对付那些数量正在激增的超低价竞争者;五是网络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权力,进一步削弱了利润空间;六是互联网几乎将交易成本降为零。

  各种利用市场进行委托代理的机构,如经销商、经纪人、代理商等,未来的行业利润和企业数量都会大大减少;七是分配垄断正备受攻击。和传统的报纸、杂志出版商不同,博客营销不需要通过任何实体分销网点就可直达读者。

  ' 他认为,'壁垒的消除、效率超高的竞争者、消费者的权力等因素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减少利润空间。在这个严酷的新世界,每个公司都将面临一个残酷的选择:是让创新之火燃烧还是成为未来的囚徒,是获利还是破产,这些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 加里'哈默对企业缺少管理创新的忧虑也是非常深刻的,他写道,'未来如此残酷,可令人惊讶的是,真正能使创新成为每位职员的日常工作的公司如同凤毛麟角。到目前为止,创新依旧是组织内部的少数派,创新依旧是公司新产品开发部门或研发部门的专门职责,创新型的人被排除在经营企业这类人之外。'

  ' 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适应能力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每个公司未来将会面临希望还是面临危机,取决于它的适应能力。因此,21世纪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和周围世界同步快速变化?'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中字字珠玑的理念与思想适合于各个管理阶层的读者阅读,尤其适合于各类企业的管理阶层阅读。相信加里'哈默的智慧火花能够带来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思路。

为您推荐

《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第1章“唐卡溯源”,讲述唐卡绘画的发展脉络和流派演变;第二章“唐卡大观”,简析唐卡的种类、材料和绘制技法;第三章“风格探微”,详细分析汉地绘画对唐卡的影响以及郎卡杰唐卡艺术、..

《服饰华章:中国传统服饰图案传承与创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特征鲜明地体现在服饰图案上,如精妙和谐的表现手法、形全意吉的造型模式和笃实达观的装饰意趣。服饰图案应用的意义在于增强服饰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通过具体形式表现视觉形象的审美价值和人..

《校园创新手抄报》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主要读者群体是中小学生,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本书内容质量优于同类图书。 书籍特色 《校园创新手抄报》以横32开尺寸模拟黑板或手抄报用纸。配以节日、..

《校园创新黑板报》内容简介|作者

《产品创新设计》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或设计竞赛获奖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产品创新设计的流程、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技巧,特别是一些优秀展板设计范例,详细的专利申报说明书..

《中国元素公仔与延伸品设计:跨学科融合创新设计》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元素公仔与延伸品设计 ; 融合创新设计访谈 ; 学术论文研究 ; 西方公仔的发展 ; 东方公仔的发展 ; 世界知名的主题公仔简介 ; 参考文献。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贾荣林,男,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

《地点与模式:当代艺术展览的反思与创新:当代艺术展览的反思与创新》内容

内容简介这本书是2002年“地球与模式:当代艺术策展研讨会“的文集——该会议以“地点与模式:当代艺术展览的反思与创新”为主题,邀请著名的国内外策展人和美术馆负责人出席,围绕当代艺术展览的类型和模式,功能和意义,资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