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至广,演变至繁,涵盖哲学、军事、天文、地理、冶金、化学、医药、养生、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道教传扬至今,是因为它既自成体系,又不断创新;既立根于中华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深明天道,贴近人情,又能融贯吸收外来学说,以开明的胸襟面对世界性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提起道教,大家都会联想到太极图。图符是对宇宙、对世界、对社会的一种归纳性解释。太极图是一个图案,通过这个图案,'道'试图告诉我们世界的一些运行的规律,太极图就是概括阴阳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从这个可以解释今天这个时代大家感觉到的失衡状态,紧张状态,或者说出现这么多,感觉到的危机是怎么来的。其实道家并不神秘,你把它当成一个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它发现有这么一种宇宙运行的规律,甚至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也发现同样的规律,或者说他的这种模型不仅存在于宇宙之中,也存在我们生活之中,他就用这个东西作为规律解释社会上的各种事件,当然解释事件有无限角度,但这个太极图,这个阴阳平衡运动则是道家特有的角度。
这个道家学说把世界动荡说成是失衡状态,而且道教思想认为,整个世界是趋向均衡的,世界总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运动。所以一个世界当大家感觉到比较和平,比较稳定的时候,一般是处在力量均势和力量均衡的状态,也就是说阴阳平衡,一定结构上的平衡,如果出现不平衡就开始调整,一调整大家就感觉到动荡,实际上这个人类社会,我们今天感觉到的动荡感,不是今天才感觉到的,他在历史发展时期,总有一些特定的大调整时期,人会感觉到危机感和动荡感,这个在历史上多次出现。道教思想认为,世界上总是有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是导致非均衡的力量,属阳;一种力量是均衡力量,属阴。从大格局来说,均衡是目标状态,但是从某个时点来说总是处于非均衡状态,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目标,是相对的,这也与矛盾的对立统一学说是一致的,或者说,道家思想,本来就是辩证法的一个活标本。
思想是体,术数为用。道教本身是一种科学,不光是从它辩证的思想体系来看,而且从它的术数应用上来看。我们知道道教与易经的关系,一方面来说,它们都是中国本土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本来不可以侵害,是互相渗透,互相通达的;另一方面,道家有种说法,就是'十道九易',意思是说十个修道人里面,至少有九个学易、懂易,道这的图符八卦也与易学的八卦是一致的,发明八卦的先师伏羲也是道教供奉的祖师之一。从道教与术数,与易学的关系,也可以证明道教思想具有科学的基因。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