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局限: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命运》书评
苏小和关于民营企业的话题触角,最早由对多元化神话的解构 开始。从2000年以后,迈克尔'波特代替德鲁克成为企业偶像,不少管理论坛频频向波特致敬。这位全球竞争力之父的教义其实也相当简明:在美国,非相关行 业购并的转卖率高于70%,这说明大部分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失败的,企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向差异化与专业化。只是无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波特的讲座上表现得多 么热情虔诚,在现实中仍在尽可能地扩张,要将多元化进行到底。
为何波特的理论在中国变味、失效?有一种解释是,因为国内不少学者以及 企业家找到了多元化的典范'GE的杰克'韦尔奇。多元化与专业化之争,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战略之争,但在中国语境下,远非那么简单。复制过来的战略术 语如果缺乏相应的环境匹配,只能是奢侈的空中楼阁,或者,我们根本就缺乏谈论现代企业的元制度环境。在公权利难以制约的环境下,私有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 护,民营企业的处境首先是谋求生存空间,短期投机行为因此最有激励,而所谓的多元化游戏只是简单的堆积,路径总是尽可能地多进入厚利产业,谋求快钱。而所 谓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企业战略,只能是异邦的想像。如果能够明白这点,也就能明白苏小和逻辑的起点:一个大政府背景下的民企生存状态只能是妥协而扭曲 的。
《局限》立意在于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命运,或者本土文化的商业模式研究,但是视角却游离于主流话语内外。书中,国际管理理论失 效,企业宏大叙事终结,甚至出现的企业家,也大多很虚弱:穆军因对潜规则的默许付出十年维权代价;唐万新的梦想永远无法照进不宽容的现实;魏文彬无法推行 一个简单明了的动议;孙成钢陷入了自身的悲剧中无可奈何'作者调查了相当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它们的商业模式惊人雷同。中国人复制的能力真是太强了,这注 定了中国企业的普遍短命,同时也使得本书对中国企业的发展保持相当的冷峻。
眼下,乐观的理由比比皆是,而悲观则更需要立场,苏小和引 了一句别人的话'中国企业的管理相当于30年前的日本,100年前的英国'来表明他的立场。对于东方企业文化生态的弊端,他有显然着更为具体的理解:那种 所谓的感情式管理后果难测,中国式的聪明往往导致管理缺陷,企业领导决策随意性带来决策的低效率,企业家缺乏管理素质,国企民主过度,而民企独裁成性。语 虽偏激,却亦占其理,几千年的人治积淀让国人几乎本能地以道德代替规则,现代性的阳光普照毕竟来得太晚,商业文明也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
'所谓政治经济学,就是先有政治,后有经济。','必须要像搞政治一样搞企业','在中国,不懂政治是搞不好企业的。'中国企业泛政治化的倾向已经 成为一种集体狂热,大多数企业家的说教常常是以这样开始,苏小和甚至以为《水煮三国》的流行揭示了国人常识的错误,以规模来谈论划分企业,而不是产权。阿 玛蒂亚'森一再强调应该把自由作为发展最重要的标准,可是在私人产权没有明晰划定的情况下,一切规则难免暧昧,即使短期内可以超常发展,但是制度缺失的阴 霾却使未来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