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之一。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至广,演变至繁,涵盖哲学、军事、天文、地理、冶金、化学、医药、养生、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道教传扬至今,是因为它既自成体系,又不断创新;既立根于中华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深明天道,贴近人情,又能融贯吸收外来学说,以开明的胸襟面对世界性文化交流与融合。
道家结合《易经》的学说,成为一个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其中充满了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人简单把中国儒释道这样分别:儒家研究人和人的关系,道家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佛家研究人和自己的关系,或者和心的关系。这个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全无道理。道家是春秋后期出现的一个学派,长期与儒家既抗争又互补,儒家侧重于入世,道这侧重于'世出'与'世入'的顺其自然,也因此道家学说没能成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体系,但它仍然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鲁迅说'中国的根祇全在道教',就能够说明道家思想的重要意义。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的观点是举世闻名的,同时也为很多人所诟病,认为是消极的。其实,它不是消极的,是表示高度尊重、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不过多把主观意志强加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让它自主发展。比方政府管理企业,就不要过多干涉,适当自由的市场经济,能让企业更好的调适并发展。领导管理下属,不要过多干涉,只要给定条件,画定大的范围,并给予适当监督,让他自己完成,这样既能保持管理的灵活性,也能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这里我们看出,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场经济体制都不可取,而其关键在于计划性与自由性的动态平衡。恐怕美国应该学一学中国道家思想中的管理哲学了。
无论在社会管理还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道家思想都更强调'和谐',也起到了巨大的功效。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学说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占有统治地位,但有些朝代道家学说也曾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占统治地位。且据有些历史学家的研究,凡是道家的理论占统治地位时,中国社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