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缘实为处世之经典-《俗语佛缘》书评

'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俗语中以谓本无其事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此语源自佛教《景德传灯录.契纳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又《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刀两断】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

  【一门深入】
  专攻一门技术或学问,以期深造,称为'一门深入'。此说本于《楞严经》卷四:'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原来,佛在楞严会上问大家,你们各用什么方法(门,法门)证得'圆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萨、罗汉分别介绍了各自证道的经验。例如,观世音菩萨由'耳根'一门深入',而证到'圆通'。佛家认为。深入一个法门可以证知一切法门,如唐代善导说:'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大日经疏》卷一)'一门深入'的结果,是获得清净解脱。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山怀海(720年'814年)禅师。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他制定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事见《五灯会元》卷三。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砍柴挑水,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证。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佛家原有'绳蛇'的比喻。如宋.子璿《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佛家认为,凡夫误认假相为实有之物,这叫'遍计所执',喻如认绳为蛇。又《续传灯录》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后成为一条运用广泛的俗语:'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谓吃过一次亏以后,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

'佛经教人向善,通过一个一个的富含深意的小故事发人深省,感悟人生的喜、怒、哀、乐,应常常去看看,去思考,去领悟。



为您推荐

《张爱国解密《祭侄稿》-名家解密书法经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这本书出版社给定的名字是“解密《祭侄稿》”,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地发现《祭侄稿》之密,同时也发现《祭侄稿》的密是解不完的。真正伟大的艺术杰作或许无不如此。更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不是如上..

《洛神赋 嵇康养生论-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墨迹选-(卷十一)-古今对照版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系列丛书共分20卷册,收录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及创作墨迹200多篇,同时收录历代经典草书名帖200多篇作为对照,其中囊括了汉代崔瑗、张芝;晋代“二王..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九成宫醴泉铭》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套碑帖均选自经典拓本,并通过图形技术对原碑帖进行适当的放大与精细化处理,既方便观摹,又不失原字的神韵,便于读者从字形、字意上细细揣摩,提高其书写能力与鉴赏水平。 书籍特色..

《泰山刻石-历代法书碑帖经典》内容简介|作者

《历代碑帖经典 (册页版):汉 曹全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书法史上的碑帖之作,可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在考虑到书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力的同时,特别是兼顾广大读者的一般喜好,我们*终确定出版本套《历代碑帖经典》所包含的书目。虽说选书家书作有限,但墨迹与碑刻兼重,篆、隶..

《宋米芾蜀素帖-经典碑帖原帖全彩精放本》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传世名帖原色放大,书法名家点评赏析,严格按照书法规范精准编排,适合各年龄段、不同层次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让你再赏 悟 临的完整学习过程中迅速提升书法造诣 书籍特色..

《历代篆隶千字文经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大家的篆隶千字文书法代表作品, 从中选出*佳版本, 同时结合电脑处理, 对原碑帖进行适当的放大与精细化处理, 既方便观摹, 又不失原字的神韵。适合于专业书法临习及收藏鉴赏使用。 书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