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关于人生态度的话流毒甚广,频繁出现在电视剧里和明星嘴边: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开心。追求快乐可能是人生中最为沉重的负担,基本上不可能达成。因为快乐的'快'字已经道明了一切,它既是畅快的快,也是快速的快。快乐的本质就是易变和暂时的,除了傻子,没有人能够随时感觉快乐。但是当人人都把快乐奉为人生圭臬时,就解释了我们这个时代何以有那么多人感觉抑郁。没有什么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让人郁闷的了,你觉得自己应该如此,但是永远也做不到,最终会让自己产生愧疚,归结为自己有什么问题。这样看起来,追求快乐的人生态度倒更像是让所有人被快乐奴役和绑架了。这本书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一个人快乐与否,和是否中大奖或者是否残障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生就一副倒霉苦瓜相,中了一亿美金大奖之后,你还是个悲观的家伙。如果你从来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乐天派,那么坐在轮椅上你还是会继续大笑。人们总是觉得因为外部条件限制了一个人获取快乐的可能,这项研究在31年前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你有一万块的时候不快乐,得到一亿之后也不会快乐。在科学家的眼中,快乐只是大脑中一种化学物质'多巴胺的多少。追求快乐,就是追求多巴胺带来的快感,这和吸毒没有什么不同。快乐之后就是空虚,然后人就不得不要求更多快乐来填补,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不快乐。有鉴于此,伯恩斯认为应该用满足感替换快乐,同样是刺激脑部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但是满足感却更为恒定持久,而且让人生变得不同。为什么有人会沉浸在繁难的工作中却乐此不疲?为什么每期报纸上的填字游戏会让人欲罢不能?这些事情说不上快乐,但是其中的一点点进展都会让人产生巨大的满足感,感觉到有那么一刻人生充盈无比。《好满足》一书解释说,满足感来源于新奇。人的大脑偏好新奇的事物,因此会释放更多多巴胺和肾上腺皮质醇,于是人就会感觉到满足。与其不断追求快乐,不如追求新奇,不断接受新鲜刺激,从中获得可靠而稳定的满足感。
快乐是一种情绪,而满足感来源于行动。快乐会随时间消散,但是满足感却因为行动而得到强化。这世界空无一物,但是你的行动给它赋予了意义。旅游、读书、交谈、吃饭,这些都是行动,它们会带来各种新鲜的体验,使你的内心变得丰饶,让你的一刻人生有了意义。快乐很难分享,对方难免充满妒意,但是满足感却是一种共同的人生经验,可供彼此交换。它通过身体作用于你的心灵,改变了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眼光。如果你以追寻满足感为己任,那么你用这种眼光在这世上永远不至于缺乏可以观察和体验的对象。一旦开始,世界就会在你面前次第打开无数大门,等待你去无尽地探索和发现。它不随时光和年岁的流逝而改变,反而会在流光中越来越强烈,甚至能让爱情在漫长的婚姻之后依然存活。与其空洞无物地呐喊'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开心',不如立即动起来去拥抱这世界上一切新奇之物,履足一切陌生之所。如果度过快乐的一生是难以企及的目标,那么就应该努力让生命变得丰盈。站在珠穆朗玛峰顶,席卷你全身心的强烈感触很难说是快乐。你抵达别人未曾抵达之地,目睹别人不曾目睹的风景,哪怕第二天你一无所有也能发自内心的微笑。因为你曾如此过活,你就会如此满足。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