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尼巴克》血泪成河的寻找 评论家:冉正万 李昱华转-《秦尼巴克》书评

对《秦尼巴克》血泪成河的寻找

冉正万

这是一条汹涌奔流的大河。这既是傅查新昌亲手开凿的大河,也是他率领自己的船队航行了整整四年的河流。他开凿的办法是用健壮的体魄和巨大的耐心将一段边疆历史掀开,让坚冰融化、让烂果败絮重新复活,让各路英雄、大慈大善者竞相登场,直至其沸腾起来、浩荡起来。

傅查新昌的船队里包括悲愤、激情、慈悲、绝望、疑惑、荣誉、怜悯,它们是从人类的历史生活抽调出来的,但来到傅查新昌面前,全都听从他的指挥。大河的两岸没有稻花,没有竹影,有的是枪声和马蹄声,有的是悲鸣,有的是狂欢,欲望的丛林里还长满了蛮横、愚蠢、暴戾的蘑菇。当然,也还有尊敬生命敬畏上帝的安娜,她的《圣经》犹如岸上永不熄灭的篝火,虽然那些迷茫的人总是视而不见,但安娜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四年的坚苦航行,使傅查新昌先生在当前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

一、 什么是秦尼巴克

傅查新昌在前言中说:秦尼巴克,是一个混血的词,'秦尼'一词是英语'China'的译音,而'巴克(Bak)'一词,是地道的维吾尔语,译为汉语是'花园'的意思。这样一种恶魔般的语言杂交,构成了具有人文意义的'秦尼巴克',把这个拗口的杂烩词语,译成柔美动听的汉语,就是极其迷人的'中国花园'了。

其实,秦尼巴克应该包含更多的含义:天堂、故乡、爱情。还有更多的隐喻似的内容:人类心灵深处亘古未变的道与德,永垂不朽绵延至今的荣耀。而且,每个人心目中的'秦尼巴克'是不一样的。比如孟琼,她出身于边疆的高贵家庭,是伊犁将军府领队大臣孟维国的掌上明珠,从小就立场要当林则徐一样的大英雄。当她的丈夫和五个儿子都以饱满的爱国精神为国殉职,这个坚强的女人虽然沉浸在丧夫失子的巨大悲痛中,但同时也为丈夫和儿子们没有愧对祖国而自豪。这些情愫,正是她心目中的秦尼巴克。她对总管夫人秀珍的鄙夷不屑,对私奔险些饿死的梅芳的宽容与谅解,以及她对德光的宠爱,都是她心目中的秦尼巴克在的反映。并且从来没有怀疑过。当她在小儿子安庆的葬礼上,又感到了丈夫和五个儿子的英名在她心里抽动,英雄家族的名望使她多么自豪,而与自豪的消失混淆在一起的,是一个难忍的绝望。这时,她心头的秦尼巴克终于轰然崩塌,她自己也被受惊的马车辗死。

与孟琼相似的是芙蓉。她比孟琼更刚烈、更勇猛。当俄军进攻伊犁时,她率领寡妇们与俄军展开了撕拼。当勃列日斯基看中阿香的容貌,她冒死让阿香嫁给德光。而当众人都劝德光和阿香逃出伊犁,避免勃列日斯基的报复时,芙蓉嗤之以鼻并坚决反对。德光拿着行李,准备逃跑时,她叫多罗毫不留情地打了他一顿。虽然她不知道这'是不是放弃新一轮的痛苦','她没多想什么,就是不想让德光无耻地逃跑。'但她知道,她无法容忍德光当胆小鬼,在敌人到来之前,只顾自己的死活,而不顾同胞。她没有儿女,但她对待德光和阿香不比任何一位伟大的母亲逊色,她不仅给他们母爱,还为他们献出了生命。虽然她的生命并未阻止勃列日斯基的兽行。她的'秦尼巴克'不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但至少有这样的内容:牺牲精神,无私果敢。

同是女人,阿香的'秦尼巴克'却是那么复杂。她钦佩父亲,仰慕他的男人气质、豪放、勇敢和直爽。在她的一生中,这些性格似乎也有所体现。但她又是矛盾的,是善变的。在她父亲的葬礼上,奶奶孟琼对她没哭一声很生气。她意外地咳嗽了一声,孟琼忍无可忍,搧了阿香嘴巴上一巴掌,愤愤然骂道,你父亲死了还笑!这时阿香不是悲伤,而是为自己的咳嗽狡辩。她说,'奶奶,我咳嗽一下也不行吗?'这没心没肺的狡辩为她日后嫁给德光后,新婚之夜要德光同意她天亮去向勃列日斯基'献身'的荒唐想法的注脚。当她尊敬的养母芙蓉被勃列日斯基一枪打死后,她像泼妇一样耍了阵泼,最后仍然委身于勃列日斯基,虽然作者指出,她是被勃列日斯基抢去的,但从她在言行来看,很难说没有丁点自愿的成份。最后逃到妓院,和当妓女婶婶莲荣住在一起,这只能说她天生缺少心眼,因此才做出种种不合理的举动。但她心中的秦尼巴克是不容置疑的,她对德光的爱,怀上德光的孩子后的自豪,也许她的秦尼巴克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但她单纯的天性根本无法适应世事的复杂,于是一次次失去自我。她的结局是如此悲惨,死无葬身之地,在让人同情的同时却也少不了对其咎由自取感到惋惜吧?

德英阿、德光、永康祖父三代,他们追求的'秦尼巴克'各不相同。就德英阿而言,用'秦尼巴克'这个词是亵渎了这个词,对一个始于欲望,又止于欲望的人,本身就不能作什么指望。因为他追求的东西是那么肮脏,是那么龌龊。12岁时,他的愿望是去当兵,以为只有当兵才能改变自己的家境。可惜他父亲天生就是懒汉,只会种地割草,砍柴扫雪,买不起兵器供他训练。到他十六岁时,与他玩尿泥捉麻雀的伙伴,相继通过了严格的选拔比赛,一个个当上了人人羡慕的轻骑兵,娶了有姿有香的小媳妇,搬进了令人向往的伊犁新兵营。而他仍然一贫如洗,给一个远房亲戚家当家奴,亲戚家的孩子都比他小,但他们谨守主仆身份,从不把他以亲戚相待,他只好不辞而别,开始过起了偷鸡摸狗的下贱日子'难道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一个无赖?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还从没在一部作品里读到过一个无耻之徒被写得这么无可救药,永无救赎的希望。这无疑是一个真实的形象,他给人留下的印象远比其他人深刻,虽然是一些恶劣的、令人发指的印象。每一次,当他'狡猾地变换着面部表情'时,实际上是在用兽性替代人性,原本就规模狭小的'秦尼巴克'终于变成了一片荒漠。

德光从小受到奶奶的宠爱,生活优裕。他既有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狡黠,也有受总管府尚武精神的影响而豪侠仗义。五岁时为了一块粮提着斧头追阿香,十六岁时在舞台上摔死俄国大力士安捷洛夫。他追求的'秦尼巴克'虽然未必能实现,但代表了大多数边地居民的想法。在他看来,'救国救民是皇帝的事,我不管国家大事。我是男人,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女人,不能让那些王八蛋糟踏俺的母亲和妻子。'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胆有识,但生不逢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没有方向,也没有毅力的人。正如安娜所说:'从前还以为德光是一个光荣的英雄,原来他是个白痴。'永康从小受到过父辈们的男性教育,跟随母亲和安娜长大,他比父辈单纯了许多。在历经边疆动乱、解放战争,穿过文革,还能苟延残喘地活着,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救了他。他心目中的'秦尼巴克'呢?对爱情的执着,对亲情的渴望。这些触手可及的愿望始终游离在生活之外,从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去分析,这的确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二、秦尼巴克在哪里

海德格尔说,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读完《秦尼巴克》,不仅让人猜想,秦尼巴究竟在哪里?

傅查新昌在前言里说,父辈们的关系是无所依凭的复杂关系。这话道出了这部小说叙述的历史背景。在既复杂又无所依凭的动乱之地,要建立真正的'秦尼巴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正是因为不可能,才又无比诱惑人,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不惜性命地去追求,去寻找。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俄国人入侵,土匪肆虐,魔王阿古柏杀戮,清军剿匪,战争从未停息过。活在那里的人,似乎生下来不是为和平,而是为了成了战争的祭品,成为刀枪屠戳的对象。不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所依凭,人与自然同样无所依凭。

俄罗斯人的入侵,不但打破了边地的安宁,还带来了梅芳宰鸡的俄罗斯菜刀,德光为了争一颗洋糖追赶阿香的俄罗斯斧头,威胁狐狸的俄罗斯双筒猎枪。中国花园'秦尼巴克'能在这些玩意上建立起来?

刚正不阿的罗明亮率领汉族民团,在回城军民的引导下,挥师杀入迪化汉城迪化,侵略军走狗马仲被罗明亮擒杀,接着罗明亮率部杀入回城。在此之前,混血的迪化暗无天日,五万军民被阿古柏侵略集团活埋或烧死,女人们被奸污后,当作活靶被乱箭射死,而对活着的人,则课以六百两至一千两的重税,最穷的人也得交出十两银子'这是秦尼巴克存在的地方?阿古柏侵略集团仗着英国的支持,血腥侵占了大半个新疆,气焰简直达到了不可一世的程度。在不到三年光景内,阿古柏靠着惯用的阴谋欺骗、贿买诱降、军事袭击和血腥屠杀等残暴手段,侵吞了塔里木盆地周围的每个绿洲,在天山南北建立起暴虐的伪政府,把当地的清政府官员、罕王和起义首领,以朝觑为名逐出新疆。'秦尼巴克'怎么可能不像花一样调零!

第二十七章,作者有这样一段叙述:英国想在喀什噶尔成立一个英属政府,阻止苏俄东扩,防止日本插手新疆。日本人的野心更大,想在新疆成立一个类似东北满州国一样的机构。而苏联也以援助盛世才的名义,已经出兵深入了新疆。你想想,苏联红军的足迹已经北抵阿克苏,东达哈密。你再猜马仲英是什么人,他是西北军阀马步芳的堂弟,自称甘宁青联军总司令,并受到蒋介石接见,蒋介石对他也很器重。马仲英受宠若惊,跟蒋介石一说要番号的意思,蒋介石一口答应了。马仲英的部队获得新编第36师番号后,广泛吸纳人才,从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甚至土耳其的逃亡中将,来者不拒。再说,金树仁被陈中等人的政变推翻后,局势一时大乱,盛世才趁机夺取新疆军政大权。现在,马仲英有种特殊的感觉,既恨斯大林,又想模仿他,像他那样活着。所以,马仲英率兵第二次入疆,与盛世才展开大战。盛世才及其手下的东北军和白俄雇佣军在尕司令的骑兵进攻下溃不成军,迪化一度被围。伊犁的张倍元背信弃义,宣布与马仲英同盟,并派兵援助马仲英。盛世才毕业于日本陆军学院,他虽背腹受敌,但军事上比马仲英高出一筹,他派人投靠斯大林,苏军派遣哥萨克骑兵和机械化部队,摘去红星徽章,伪称阿勒泰边防军,开着飞机和坦克进入新疆,沿途摧毁伊犁张倍元的师部,逼得张倍元走投无路,在逃亡中绝望而自杀身亡。

这样的叙述已经不是小说了,而是混乱的历史记录。在此情况下,'秦尼巴克'实际上遥不可及。

2008年10月,在鲁迅文学院303房间,傅查新昌改完这部小说后嚎啕大哭,不仅是因为他无法用笔墨建构一个完美的'秦尼巴克',在现实中,他更是不知道理想中的'秦尼巴克'在哪里,他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安放那些可怜的、被蹂躏的灵魂,而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悲剧一次次发生、重演,巨大的悲痛撞伤了作家的怜悯之心。这是我的猜测,我宁愿猜测而不去证实。因为我不愿再次勾起作家的伤痛。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想到丰子恺的一幅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两枝荷花插在炮弹壳里,旁边坐着两个乐呵呵的小孩。这幅作于民国三十四年的画也许能代表傅查新昌的心情:在不可能中不能连向往也没有。

三、从《秦尼巴克》中想到的

读完《秦尼巴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能否摧毁混乱的秩序,建立一个安宁的、太平的世界。新疆今天的现实似乎已经告诉我,混乱已经成为过去,边疆人民正享受着祥和的生活,他们已经生活在'秦尼巴克'。我担心的是,当年的混乱形成的独特的生存之道和性格,有多少已经变成文化基因遗传给了下一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可怕的基因在不知不觉中发作。这种基因对社会的破坏也许并不大,因为时代毕竟不同了。但对个人的破坏,仍然是毁灭性的,仍然会造成骇人听闻的悲剧。

接着我想到的是傅查新昌为什么这样写。米兰'昆德拉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时曾这样说过:小说家是一位(以福楼拜的说法)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的人。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也就是说拒绝公众人物的角色。这在今天并不容易。今天,略微有些重要的价格体系东西都必须登上被大众媒体照耀得让人无可忍受的后台,这些大众媒体与福楼拜的意愿相反,使作品消失在它的作者的形象后面。(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我不知道傅查新昌对这段话是否了解,但我感觉这正他在《秦尼巴克》中所作的努力。这种努力越成功,作品所展示的内容越客观。就整部小说而言,作者几乎成功地隐退到了背后,没有任何感悟色彩。但这种努力是非常痛苦的,在写到阿古柏时,作者在这个名安的前面冠上无恶不作的、侵略魔王、恶霸、杀人如麻等定语,足见他已经忍无可忍。

最后我才去想,我应该如何评价这部小说。我不是评论家,看小说从来不会带着评价的目的。读完一部小说后,往往只有几个字说出自己的感受:喜欢,或者不喜欢。读《秦尼巴克》不一样,我必须用相对专业的术语说出自己的感受。思之再三,我怀着小学生似的懵懂这样说罢:这是一部情节惊人地错综复杂的史诗性巨著;透过扣人心弦的,令人极度不安的情节安排,作家以他悲悯的情怀向他热爱的边疆为我们指出安宁的重要;由那些没有前景的奋斗构成的令人心碎的故事写出了亲情与爱情、背叛与忠诚、卑鄙与狡猾、个人与社会、边疆与祖国之间脆弱的关系;文笔的粗犷暗合了时代特征;这是一部生动但并不易读的作品。

其实,对于作品的评价,作者本人比他人更清楚。傅查新昌在前言中说:《秦尼巴克》是我的心灵史,也是几代边疆移民的血泪史:人与兽、爱与恨、生与死、战争、灾难、咒语,以及一本寂寞的《圣经》,纠缠不清的家族复仇,像带着疾病、沮丧、挣扎和绝望,无非是在撒播灰色的尘埃。你现在看到的《秦尼巴克》,是一部与我无关的家族野史,但它绝对是边疆移民的秘史。从这部小说的表面上来讲,没有什么可读性,只有高度统一在人性意义上,才能得到公正的阐释。

窃以为,没有比这样的评价更准确的了。

为您推荐

《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寻找隐喻的设计师》内容简介|作

内容简介 《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寻找隐喻的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类)》以作者的“通向中国之路”、“人类”、“时间”等作品,以及文字、对话和工作环境作为媒介,较真切地体悟了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借笔建模:寻找产品设计手绘的截拳道》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从设计实战应用的角度,对工业产品设计手绘的本质及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对线条绘制技巧、透视实战应用技巧等基础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借助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软件的建模与渲染思路,详细讲解工业产品设计手绘..

《曼彻斯特与英伦摇滚:在倾盆大雨中寻找光明(精装)》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每一张照片都是存在的证明。 凯文 卡明斯在曼彻斯特经历了许多定义摇滚乐队的时刻,并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将时光定格 大卫?鲍伊(David Bowie)性手枪乐队(Sex Pistols)快乐分裂乐队(Joy Division)史密斯乐队(The Smi..

《寻找巴金的黛莉》内容简介|作者

《守岛:寻找烈士王继才》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许多年以后,直到王继才一次次地被岛上的狂风刮倒又爬起、一面面岛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被吹皱又换新,王继才仍对刚刚上岛的那一天记忆犹新。烈日之下、乱石之上,那是一位为国守岛的烈士将他赤诚之心*初袒露的一刻..

《国家搜救-寻找MH370》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推荐语  失联20个月,追踪采访18个月,610余天,《国家搜救:寻找mh370》带你走进搜救现场,发现新闻中看不到的故事、网络上看不到的图片,挖掘背后的“真相”、国家博弈间的“秘密”,慰藉失联乘客家属的心灵。搜救..

《寻找张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作家孙惠芬长篇小说,中国故事,人性主题,悬疑结构,隽永语言。 书籍特色 相信会有许多有心人,以多种解读方式进入长篇小说《寻找张展》,这是一部镜面清晰可鉴而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