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重境界-《七乐也》书评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千年。进入这个阶段,热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在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常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一辈子做人,怎样算是做好了人?

  一辈子处世,怎样算是成功的处世?

  不如阔达的心态,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

  曾经沧海之后,再去看世情,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为您推荐

《在北大听讲座:第六辑:思想的境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这些文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 书籍特色 在我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

《文化境界与中外友人对谈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孙家正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是构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倡导和参与者,又是一个认真倾听的谈话对象,他曾经说过:“人需要倾诉,也需要倾听,倾听往往比倾诉更重要。倾诉和倾听都要用心。”以心印心,心心可通。从本书中,我们..

《心灵与境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大家写给大家:心灵与境界》的作者张岱年**次对“心灵与境界”这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门研究。该书并没有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而是继续有所前进,将“心灵”与“境界”联系起来进行多层思考与系统研究,并由此..

《审美与休闲:和谐社会的生活品质与生存境界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国学关键词著述:逍遥与境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鲁迅文学奖评委 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王兆胜 倾情奉献   一场探究人生 姿态 寻觅 取舍 的唯美旅程   一次解惑人生 桎梏 瓶颈 死结 的心灵问诊他的文字温暖诗意,他的情感流光溢彩   他的内心通透澄净,..

《教坛春秋——20位小学名师的境界与智慧》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梦山书系·教坛春秋:20位小学名师的境界与智慧》遴选了20位小学界的名师,如邱学华、于永正、贾志敏、管建刚、陈琴、韩兴娥、薛法根等,按通讯、对话与述评的文体不同编排,报道、介绍了这20位小语名师们在教..

《教育大境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教育大境界,是古今中外为师者毕生追慕的目标。《大教育三部曲之一:教育大境界》是一部充满大视野、大发现、大融通的教坛智慧之书、境界之书。  《大教育三部曲之一:教育大境界》从提出并诠释名师素质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