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谁要是没读过他的《美食家》,那算是白活啦;紧接着又发表《围墙》也令人称奇。个人感觉上,陆氏的小说路数比较接近叶圣陶,慢悠悠的品味生活;读到这本书前,我不知道陆氏乃酒中仙。这集子虽散文百篇,最好看的还是谈喝酒。时代不同,喝酒图个啥也不一样。李白斗酒诗百篇,陆氏则陶然忘机、忘我、忘生死。
就看那篇名:'壶中日月'、'做鬼亦陶然'、'酒仙汪曾祺'、'一滴何曾到九泉'、'屋后的酒店'、'吃喝之道'、'吃喝之外'......活脱脱新时代的刘伶。
酒,饮之者众,写之者寡,陆氏的喝酒心得是:
酒能浇愁(这都知道);酒能驱眠,也能催眠这叫化进化出,看你用在何时何地......饮酒到了第三阶段,便会产生混合效应,全方位、多功能,解忧、助兴,驱眠、催眠、解乏,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时候,饮酒不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饮酒(第15页)。
喝酒总是要谈话的,那种谈话如果有什么记录的话,真是毫无意义,不谈文学,不谈政治,谈的尽是些捞鱼摸虾的事。我们四个人都是在江河湖泊的水边上长大的,一谈起鱼和水,就争着发言,谈到后来酒也多了,话也多了,土话和乡音也都出来了,汪曾祺听不懂高晓声的武进话,谁也听不懂林斤澜的温州话,好在是谁也不想听懂谁的话(第107页)
不过,陆氏文字,毫无酒后的絮叨,跟李泽厚、王蒙90年代以后的文字不一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