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回忆 文脉的传承-《三月曝书》书评

  先前读过她的《京都一年》,只觉得文字好;这《三月曝书》,可让人见识了作者刻画人性的妙笔,体悟人生的睿智。读着,读着,不由感觉惊奇,林徽因、林海音、林文月,怎么咏絮才都跑林家去了;愈觉曹雪芹伟大,他像是会算命似的。

  用不着介绍书的内容;该书前有序一、序二夸赞,后有作者'散文的经营'后记,因而也用不着咱去漫无边际的多话。

  我只想说:看了台湾作家的好文字,只觉大陆的文脉早就断了,幸亏还有处于'水深火热之孤岛'上的人们在传承,她那文字的确跟《洛阳伽蓝记》神似,清简、秀逸!

  我们还整天用砖头一样的文字忽悠国学、传统文化,真不知害臊!
'


  附:小识林文月


  

  年初,在书店购得林文月的《京都一年》(三联书店,2006年),我个人对游记文章大多不感兴趣,购买此书,大致是因为这书封面设计十分优雅,又有许多精美图片赏心悦目,看看价格也不算太贵,于是就拿下了。书买回来后,只躺在床上随意翻阅了一下就混杂到书架上了。没多久,我又读台湾学者汪荣祖先生的《书窗梦笔》,其中有一篇文章《永远的傅教授》,写的是著名学者傅伟勋教授,其中写到傅先生那一代台湾大学的学生对于林文月十分迷恋,特别提到不久前他又重会林文月,竟然是紧张地双手直发抖。这个细节令我诧异,想来此时傅先生与林先生都已是老年人了,而林文月先生的魅力竟然还是如此具有杀伤力。这个林文月,对于我这个少见多怪又比较八卦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一阵惊叹,难道她就是那位被我冷淡在一旁的《京都一年》的作者吗?

  

  于是我赶忙从书架上翻出此书,才在此书的插页中细细地浏览了林文月先生的几副照片,尽管此时到日本京都的林文月已经将近不惑了,但一副在京都东方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上,林文月侧目倾听,双目有神,气质高雅,在众人中显得极为脱俗不凡,难怪傅教授那一代台大学子对于林文月竟然是如此地痴迷。据传,国内研究诗经而出名的杨之水先生曾扬言:'我要是男的,一定去追她!'而林文月的魅力还不只在于她的气质容貌,我查阅了她的相关资料,简直惊叹,她是当今难得的集才女、美女、出身名门与名师等为一身的奇女子,我熟悉的现当代文坛上,与林文月可比拟的,大约只有一个林徽因吧。

  

  读研究生时,我的一位颇有名士风范的老师常常向我感慨民国旧文人怀有三支笔: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样样精通,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张爱玲等等,可到如今,能有两支笔的已属稀有金属了,何谈三支笔同时开弓。而我惊讶地发现,林文月不但三支笔同时开弓,而且每样均非常有特色,又都做的相当精彩。她的创作以散文作品著称,先后有《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交谈》、《作品》、《饮膳札记》等,这些散文作品在台湾影响很大,多次获奖,部分篇章还被编入语文教材之中。我手头的这本《京都一年》系林文月在大陆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之前还曾出版过一册《林文月散文精选》,现书店早已不能觅其踪迹了。我在网上找到这本散文精选集的目录,一篇篇地搜索,然后下载阅读,如此也才寻觅了其中的一少半,由此可见大陆对于林文月的淡漠和无视。而仅我所读的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林文月的散文大多扎实优美,扎实是有做学问的功底,优美是有古典文学的底蕴。除了散文创作,林文月还先后创作了两本传记文学,一本为《连雅堂传》,一本为《谢灵运传》,这两册传记文学与林文月自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先说这后一本,其实,林文月的主要身份是台湾大学的教授,1996年她退休后又被授予荣誉教授,林文月在台大执教近四十载,主要研究领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版有《山水与古典》《谢灵运及其诗》、《澄辉集》等著作,这样便不难理解为何林文月会选择谢灵运作为传记的对象了,但其中因缘也并非仅仅如此简单。

  

  林文月在京都游学十个月,写下了后来的游记文字《京都一年》,这次游学是1969年她因被遴选为到日本京都研读比较文学的人选。此之后,林文月先后着手翻译了多部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如《枕草子》、《源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等,大陆我所熟悉版本如《枕草子》的汉译是知堂老人的译本,而《源式物语》则是的丰子凯先生的译本。有趣的是,这两册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均是女性所著,但大陆流布最广的译本却是出自两位文学造诣极高的男性手笔。知堂老人的《枕草子》译本我购有一册,林文月的译本尚未见到,只在网上读到若干片段,惊叹其女性身份和古典文学修养之深厚,其细腻、典雅与知堂老人的散淡、闲适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不妨抄录如下:

  

  林: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伤感。又有时间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久以后,尚有风声虫鸣。

  

  周: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林文月与周作人均是对日本文化和古典文学有极高造诣的,因此对于不懂得日语的我很难判断优劣,只是感觉林文月更有女性与古典味道,而周作人的译文更让我联想到他本人的气味,于是阅读的感觉就颇为不同了。林文月的日语造诣极好,这与他出身于上海的日租界有关,她的启蒙教育为日本语文,十岁后抗战结束才开始读国语,因此以后她在国文和日文所创造的都可以堪称为奇迹。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来大陆访问,坊间相继出版了许多与连战相关著作作为卖点,诸如《连战档案》、《雅堂笔记》、《台湾通史》等,其中在一册《连战档案》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记述:'连战的表姐林文月第一次看到连战是他已满十岁时。'若读此段,则对那些只熟悉林先生文字的读者会极为惊讶,原来林文月还是与曾做过主席的连战为表亲,要放在古代,林文月怎么也是个地位特殊的贵人吧。林文月的外祖父连横是连战的祖父,连横乃是台湾著名学者,曾出版颇具影响的《台湾通史》,林文月的另一册传记文学《青山青史'连雅堂传》就写的是其外祖父连横。由此可见,林文月是典型的名门出身,但我在她的人生履历甚至是文字中没有读到一丝名门之后的骄纵,这一点她与外祖父连横气质相同,连横作为一介书生,曾写下 '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这样的诗句,而林文月也曾写她在台大读书的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安安静静过一种与书香为伍的单纯生活'(《台大与我》),后来她的这个心愿果然得以实现。与表弟连战所不同的是,林文月对政治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兴趣,这让人想起她笔下的诗人谢灵运,寄情人生于山水之间,我不知道林文月选择谢灵运作研究究竟是心有戚戚焉,还是谢灵运让她早早看透了人间风云?而这些只有去待到她的著作在大陆出版后再去慢慢破解了,或者这永远都可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谜语。林文月在台大多年执教,这一点与她在台大执掌中文系长达二十年的老师台静农相似,台静农为现代著名文人,曾颇受鲁迅的欣赏,林文月在台大很受台静农的影响和器重,后来她曾写过数篇文字回忆台先生,均是情深意浓的怀人文字,1991年她还亲自编选了《台静农纪念论文集》出版。

  

  林文月出生于1933年,于今已是古人所言的古稀之龄,但我读她的文字,读她的书,读她的人,感觉她并未曾年华逝去。她的一生与书斋为伴,生活幸福安逸,成就斐然。而我所知道现代文坛上的才女,像张爱玲、萧红、苏青、丁玲等,大多命运坎坷,诸如林徽因这样的才女加美女,又出身名门,一生遭际也颇为让人寻味,林徽因相比林文月更为传奇,从文学到建筑,几乎是两个不可跨越的领域,她都做到了杰出,但她的一生之所以坎坷,我以为是与她所入世的心态相关的,林文月则不同,她超然洒脱的多,更注重出世,传统文人的浪漫感浓厚,很容易在自己的人生中寻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我大胆地猜测,如果林文月就是林徽因,她也许会选择徐志摩,吟风弄月,白头偕老;而林徽因如果是林文月,大约会好风凭借力,在人生舞台上激荡起更精彩的浪花。但毕竟这都是我的一己猜测,而她们所经受的人生环境与时代变迁又是多么地不同。

  

  (原载《开卷》2008年第2期,《读品》2008年2期)

为您推荐

《从开普敦到上海-一位好莱坞电影作曲家的回忆录-音乐的真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适读人群 :热爱音乐的人群  好莱坞作曲家夏泰的这本自传不仅会满足你的好奇心,还将从此为你提供一种改变人生的可能!  蕴藏在音乐中的宇宙之力,和你的无限潜力正在本书中等待你的到来。  如果你对世界足够..

《摄影往事七十年-陈勃回忆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陈勃老先生生前用*后的精力完成的一部回忆录,详细记录着新中国前后七十年的摄影往事,这些往事不仅仅是陈老先生的回忆,而且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时代回忆!▲从开国大典到尼克松访华,从*幅国际金奖作品的诞生到..

《托克维尔回忆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1948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运动曾经使那时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是究竟进入到怎么一个时代,历史学家并没有定论。托克..

《黑白记忆-我的青春回忆录》内容简介|作者

《我与兰登书屋:贝内特·瑟夫回忆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美国兰登书屋是世界上大的出版集团,其创始人贝内特·瑟夫(1898-1971)是美国出版界划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回忆录《我与兰登书屋》是一部生动反映美国二十世纪出版业风云变幻的经典性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充满趣味、..

《1980-1989-六角亭边正逢春-武陵山乡教育回忆录-(上.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北武陵山乡教育的真实写照八十年代中国社会 春天的故事 的个人讲述 书籍特色 《六角亭边正逢春》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雨打芭蕉:一..

《漂泊生涯:马加回忆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加的《漂泊生涯——马加回忆录》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