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故事和人物涉入了许多艺术领域-《水浒传》书评

除了对文学的影响,《水浒传》的故事和人物涉入了许多艺术领域。500年来,各门类艺术家永远怀着狂热的心境对《水浒传》进行着一次次再创造,曲艺、戏剧、电影、电视、绘画、雕塑已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巨大的内容,而艺术家们依然乐此不疲。这样的一部传世奇书,在中国古典文学传播史上曾数次被列为禁书并惨遭销毁的噩运,但仍能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自有其独到的传播学特征。

(一)在传播目的方面,包含明显的道德成分在内。在封建社会,'忠义'总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不论是上流社会还是草野民间在这一标尺上总是一致的。事实上从通俗文学的角度看,无论话本、讲史、杂剧、戏曲,都遵循着一个总的道德原则即'忠'、'义',反官府不反朝廷,反奸臣不反皇帝,这是时代的局限所决定的。由于古代作家大都出身地主阶级,即使在思想和政治方面是进步的,也只是要求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他所属的那个阶级社会的生存。他同情农民的贫困,而不赞成农民造反。元朝末年就有一批文人写诗同情民生疾苦,而一提起农民造反就破口大骂。《水浒传》的作者或者编者,一面同情人民反抗贪官恶霸的压迫,一面又赞扬封建政权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还颂扬一批'改邪归正'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效犬马之劳。从作品的流传看,没有道德色彩的添加,《水浒传》是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以至传播开来的。

(二)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流水式'特征。河流在流淌的过程中总是倒映出两岸的景物,因而总是能够融入夹岸的风景中去。在《水浒传》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为力求作品得到读者之同情与喜爱,从各种途径对作品题材进行了有效改造。如宋江起义之类在封建社会里总会被认为是'匪'、'盗'的行为,非用特殊的手法则只会引起读者的憎恶而非同情。李辰东先生认为,方法有四:第一,作者'将宋江等之为盗,改作被官吏压迫,非出自愿';第二,作者'将许多好汉写成义士';第三,作者'不仅让这些好汉为民除害,而团结起来的时候又为国家除害。'忠义'二字由此而来。'

(三)在传播内容方面,有吸引眼球的'形象代言人'。宋江在民间一定是有了一些特别的气质与品格,并因此放射出夺目的光华,才成为一部大书的核心与故事发展的源动力的。宋江作为一个领导者,更多的应是具有领袖气质,它表现在龚开所言的'识性超卓,有过人者','立号既不僭侈',及'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者也'的坦荡豁达。

(四)在传播环境方面,暗合了时代的脉搏。如聂绀弩、严敦易等先生认为,宋江起义得以格外的流传是因为民族战争的爆发,金人南侵,宋江余部参与了这次斗争,同时寄寓了人民的爱国感情与对朝廷昏聩的失望。这从当时朝廷的'忠义巡社'制度可看出来,《水浒》中亦有内证,即第七回回末:'有分教:大闹中原、纵横海内。直教:农夫背上添心号,渔父舟中插认旗'。这两句诗显系指'八字军'。另明'吴从先《小窗自纪》所载一种'稗史《水浒传》',内容与今诸本《水浒》均不同,除'四大寇'之名有明显差异外,宋江起义的时间亦与金人南侵同时,并载有宋江语: '誓清中原,长江击楫,水惊波撼,将军用命'等自誓之词,显见至少在民间的故事传说中,宋江起义与金人南侵后发生的民族矛盾的斗争关系甚为密切。而从现行《水浒》看,却很少有关于抗金事迹的遗痕,惟有'征辽'或可说明这一种感情,即李卓吾《忠义水浒传叙》所言'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

为您推荐

《汉字·水墨艺术的谱曲者——濮列平》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柳眉新桃腮嫩、潮、灵、一春鱼雁、水云寒、三羊开泰、秋鱼、梅蕊浸云、云心无我、旦暮、星斗满天人睡也、山花枭娜、醉踏松根、风酿楚天秋、莲花、蜃风轻舟等。 书籍特色..

《篆刻艺术赏析》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篆刻学习者案头**的学习资料,曾影响了无数的篆刻学子. 书籍特色 篆刻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开始阶段它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后来..

《一门风雅---王世襄家族的艺术世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全书十章共分上下两编, 上编主要介绍王氏祖父、父亲、母亲、舅公、妻子等人的艺术修养, 下编则专门介绍王世襄本人的艺术收藏与研究成果。 书籍特色 王世襄(1914..

《艺术文献集成:竹人录 竹人续录》内容简介|作者

《纳西东巴文书法艺术》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纳西东巴文书法艺术》一书,经作者近四个月的努力,在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关怀下,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纳西象形文字源远流长。20世纪初叶,经过洛克、李霖灿先生等著名学者的研究和介绍,已经走向世界,并且日益为世人所瞩..

《历代书籍装帧艺术》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 16开平装,文物出版社出版★ 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简帛书籍、卷轴书籍、册页书籍的装帧特点、版面形式及插图艺术★ 作者将这些长久以来尘封在文物考..

《翰墨从心:经典诗文书法艺术》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围绕登高望远、志满意得、冰莹玉洁、月明风清、水滴石穿、乐意从心六个主题, 选取先秦以降历代经典诗文近七十篇, 写成书法作品, 为余仁杰先生数年间诗文书作的精选合集。作品以正、行、草书体为主, 分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