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近年来日本学者研究宋代史的代表性论著。全书灵活运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之间学际对话的方式、历史研究传统的实证主义原则及区域经济、广义社会史学等研究手法 对宋代江南社会经济的诸层面进行了系统考察,令人信服地对江南地区的生态演变、农田水利、经济开发、移民定居、城市发展、社会流动、商业交通、户籍税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作者斯波义信,1930年生,曾任东京人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长。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也值得借鉴。作者匠心独运,融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史学等研究模式和方法为一炉,在排比史料,考据铨释的同时,精心设计了许多一目了然的图表。图文兼茂遂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也避免了学术专著的枯燥烦琐。还必须指出:斯波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剖析宋代江南经济史的各个层面,是颇具辩证法和大局观的。在《研究》一书中,他处理整体和局部、典型与一般的关系就更是圆熟,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斯波对宋代经济史全局有深刻的把握,书中新论点层出不穷,今仅撮其要者罗列如下:(1)宋初江南地区土地利用相当粗放,生产力处于比较脆弱的水平,人口尚未出现过剩。(2)江南经济的上扬高涨,始于北宋后期,其重要推动力是大规模普遍兴修水利工程的结果。(3)人口从丘陵山地向低湿地带的迁移也发生在北宋后期,这从人口增长及新县析出可证,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4)影响江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非经济因素,如南宋建都杭州导致两浙路的异军突起,宋代官府对赋税的控制弱于唐初、明初。(5)南宋中期再度掀起的兴修水利高潮,导致新一轮从丘陵山区微高地向低湿地的移民潮,从而形成许多新的市镇,城市化也发展到新的水平。(6)南宋末实行公田法,提高了江南地区的税率,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公田法还影响到明代的官田和赋税的提高。(7)从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及配置着手,指出以粮食亩产为标志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在南宋末。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