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每天100万”-《奇人马云》书评
谁又知道,这位全球最大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创始人,这位最早登上全球著名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这位没有名牌大学背景,甚至高考也考过三次的奇人,在过去的20年当中,是如何念着那句古老暗语打开财富之门、书写自己的IT江湖传奇的?这位面相精奇之士又准备打出一个怎样的'天下'?
学业:中学大学都考了三次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杭州一户普通人家。36年后,《福布斯》对马云的描写是:'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马云在求学时代确实是个顽童,从小喜欢替朋友出头打架,成绩让老师很头痛。连马云也曾笑言自己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大学也是考了三次才最终如愿。
不过,多年后能在世界各地演讲时用英文侃侃而谈的马云,却在12岁时就自觉地开始打英语基础。1979年刚改革开放那阵儿,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多起来,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西湖边逮着人家开练。这对他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在杭州师范学院,马云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后来又成为杭州市学联主席。
下海:开翻译社一月营业额两百
1988年,马云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外语,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时工资大约每月110元。不甘寂寞的他找了不少兼职,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西湖边的第一个英语角就是马云发起的。
1992年,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课余四处活动接翻译业务。当时经营挺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块钱人民币,可光是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实在不行了,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马云后来说:'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到1995年,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
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挣了600美元回国。
触网:'阿里巴巴'就开在家里
回国之前马云去西雅图看了一个朋友,在此马云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西班牙《国家报》生动地描述了马云当时的心情'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对马云有触动的是,他好奇地对朋友说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当时他就想应该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为世界所熟悉。
就这样,作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的马云辞了职,借了2000美元,1995年4月开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之一。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府站点。不过由于许多原因,马云于1999年初决定放弃这些在北京的生意,他拒绝了雅虎、新浪的高薪邀请,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
'从我外婆到我儿子,他们都会读阿里巴巴'。于是,马云从别人手里买下了阿里巴巴这个域名。阿里巴巴的成立大会被安排在马云家里'当然,此时谁也不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居然能一口吃下声名赫赫的雅虎中国。
18位'创业罗汉'在'不向亲戚朋友借钱'的前提下,筹了50万元本钱。这其中包括马云的妻子、当老师时的同事和学生、患难朋友,当然还有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来的业界精英,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年薪75万美元的副总裁职位,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马云下了死命令,每个员工必须把房子租在离他家五分钟可以到达的路程之内。那时候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而大家最开心的时候,就是马云亲自为大家下厨,端上一桌好菜。
财富:阿里巴巴的'每天100万'
其后的6年,阿里巴巴的故事尽人皆知'马云6分钟说服投资基金软银,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其后,各路投资纷纷进入。其股东不乏国际大财团的身影:高盛,富达,软银,前WTO组织主席彼德'苏德兰也位列董事会成员中。现在,数以百万计的全球商人在阿里巴巴上交换信息。此外,马云和投资者还在2003年7月推出为消费者服务的淘宝网,2004年推出网络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宝'。
号称要建'100年老店'的马云,也将'每天收入100万'的阿里巴巴的发展目标不断演进'每天利润100万,也许以后是每天交税100万'。
也许正是复杂的经历,让马云对财富淡泊以对。'如果有一天需要从头做起,一个电话融1000万美金轻而易举。'在成都召开网商大会时,马云曾对本报记者诚恳地说,'我眼中的财富并不只是金钱,朋友、诚信、经历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
据说,因为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工作,马云常常半夜带他的狗散步放松。'要知道,CEO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马云留下了这句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