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天,钱三强和何泽慧一同到英国剑桥大学出席战后第一次国际基本粒子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钱三强宣读了题为《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的论文。论文的作者是何泽慧博士。这是何泽慧婚前在德国海德堡核物理实验室所作的科研成果。这位女博士第一次将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摄入镜头,并从照片上显现出来。这项科研成果引起与会同行的极大兴趣。英国科技杂志称它为科学成果的'珍品'。钱三强夫妇此次剑桥之后,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活跃,以致于他们对核裂变产生了新的设想。他们决心共同努力突破关于铀核'二分裂'的结论。
从英国剑桥大学返回法国巴黎居里实验室之后,钱三强与何泽慧立即投入到全面分析、实验和研究之中。百次、千次乃至万次的实验过去了,他们发现,在铀核的每三百个裂变反应中,就会出现一次第三条粒子射线的情况。实验结果证明,铀核裂变不仅是一分为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一分为三。于是,钱氏夫妇著名的'三分裂'学说从此诞生。
钱氏夫妇的实验仍在继续。1946年底,他们进一步欣喜地发现,在第三条粒子线之外,又出现了第四条。也就是说,铀核裂变不仅有'三分裂'、还有'四分裂'。而这种'四分裂'现象则是每万次核反应中才会出现一次。
不久,这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公布了,在科学界很快引起巨大反响。人们惊叹,这项推翻了核裂变只有'二分裂'权威结论的重大成果,竟是一对中国青年夫妇发现的。西方学者不得不对这一对来自东方古老中国的学者刮目相看。
由于钱三强卓越的科学贡献,法国科学院将科学界最优厚的享利.德巴维奖金颁发给了钱三强。不久,西方各国报刊相继刊登了钱氏夫妇的伟大发现。他们称钱三强和何泽慧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回归祖国,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由于钱三强在神秘的原子世界中取得了异乎寻常的科研成果,他在法国科技界的声誉不断提高。1947年,他被提升为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当年,在留学法国的中国学者中,得到这样的学术职位的,只有钱三强一人。
1948年春天,钱三强怀着欣喜的心情,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驻欧洲的负责人刘宁一和孟雨,向他们表达了他们夫妇盼望回归祖国的急切心情。刘宁一对钱三强夫妇的回国决心表示赞赏,答应设法帮助他们尽快启程回国。当他们夫妇将回国的决定和归期告知他们的导师和同事以后,约里奥.居里夫妇对他们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居里先生说:'你们的决定是对的。我倘若是你,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约里奥.居里先生为了表达他对中国的热爱,对钱三强夫妇的友谊以及对他们抉择的支持,将若干个保密的数据(现已公开),告知了钱三强,还将一包放射源赠给了他们。
临行前,约里奥.居里夫妇为钱三强与何泽慧饯行,并与他们在房后花园中合影留念。
1948年夏季,钱三强与妻子何泽慧一起,抱着刚满6个月的女儿祖玄,跨上了东去的客轮,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