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深入解读经济危机-《聚焦--全球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书评
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是美国自己酿下的毒酒,不仅自己喝,还让别人喝。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特定的诱发因素,是美国金融体系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的金融创新、不到位的金融监管和信贷消费支撑的增长模式的一次大规模的彻底清算。这对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的分析上是十分到位的。
' 在深入分析房地美、房利美危机、雷曼兄弟破产、AIG国有化等重大事件的过程中,本书不时对金融危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虽然,这些事件在国际金融历史上已经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但是该书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还将逐步深化。一是美国和全球的房地产价格和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正处在下行通道,尚没有止跌的迹象;其二,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的过程刚刚开始,也美国金融机构的杠杆倍率太高;其三,问题资产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各国政府尚未对此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毒瘤资产没有彻底从资产负债表剥离,在以市定价的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状况将继续恶化;最后各个政府的干预的有效性有待检验。
' 在此基础上,该书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各主要经济体的重大影响。该书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对发达经济体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各主要发达国家可能陷入衰退,进而引发全球经济的放缓,从而带来贸易、投资等发展趋势的变化。
' 该书强调了中国外需拉动的增长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脆弱性将进一步升级,进而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更大。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最大外部约束,同时将加大中国经济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从而是内外两个重大不确定性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 该书'聚焦'金融危机对中国贸易、外汇储备、汇率制度、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在这些方面的重大风险因素,结合国内扩大内需、公共投资、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分析,凸显了外部风险的破坏性。尤其是,对中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及其重大影响的分析上具有较为深刻的见地,尤其道出了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即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大量美元资产已经成为美国的'人质'。
' 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方面不具有主动性,中国也很难通过多元化外汇储备来规避风险。如果中国政府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将会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如果购买更多企业债,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将会上升。当然,中国可以转而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欧元资产太贵,日元资产收益率太低,而且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都高于美国。在持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作为世界按人均收入计算名列100位之后的穷国很有可能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的最后贷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