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竞争是一回事,在竞争中能够取胜是另一回事。'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得益于一系列要素的独特组合:就人口而言,世界上规模最大 且迅速成长的市场,便宜而高素质的劳动力,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节俭、勤劳、守规的文化传统,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等。这些要素中的一 两项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出现并不少见,但同时在一个国家出现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说这些要素是做'菜'的'原料',那么改革使这些'原料'有机结合,成了 一盘'好菜',而开放则引入了中国缺少的那些'原料',如资金、技术、管理、供应链、营销渠道等,使这盘'菜'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制造'的这些特点和优 点,在家电行业得到了集中体现,而微波炉生产企业又是家电行业的典型。微波炉生产规模之大、成本之低、出口份额之高、崛起之快、竞争力之强,都是对'中国 制造'特色的极好诠释。
于是,不能不说到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一些年来,我们对自己的增长模式经常给予'粗放'、'落后' 的评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舆论反而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国内外都认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堪称奇迹的巨大成就,另一 方面,却又时常听到认为中国增长模式'不行'的声音。这在逻辑上是很难说通的。国际范围的比较也有助于解释这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增长模式确实'不行',为 什么那么多外资要到中国来投资,中国那么多的产品又能出口到国外?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 争力。现有增长模式当然有其问题,包括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只有将其特性和优势讲透彻,才能把它的问题说清楚,进而把解决问题、转变增长方式的路径找准 确。
由此,不能不说到顺德,以及珠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地区崛起了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家电企业。顺德被称 为中国的'家电王国',是全国最大的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生产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供应基地,除了本书的主角美的、格 兰仕之外,还有科龙、容声、万家乐、万和、东菱、康宝、华宝等知名品牌。国内的海尔、海信,日本的东芝、三洋、松下、百乐满,德国的博世,美国的惠而浦等 家电企业都在此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力,核心概念是'产业集群'。顺德产业集群的起源,有多种必然和偶然的因素,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比如顺德毗邻港澳,当地人有很多亲戚朋友在港澳和海外,当年他们回来探亲时就会带回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特别是体积小、方便携带、实用的电饭煲、电风扇等 产品,深得公众喜爱。顺德人利用这些关系,积极'攀亲戚、找搭档',引进国外和港澳资金项目,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快速成长。在诸多相关因素中,顺德人的企业 家精神、专注产品制造的文化显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产业集群会有许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产业配套条件。顺德已经形成了庞大而日趋完善的家电产业链,从 微电脑控制器、压缩机、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到简单的五金配件,整个顺德犹如家电零部件的大超市,本地家电企业采购半径一般不出50公里,在两个小时之内就 可以得到基本的家电配件,企业的部分零部件可以保持零库存。同样一个企业,设在顺德之内还是顺德之外,生产经营成本的差异不小。这就是顺德的优势。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