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不到的角落-《轰然作响的记忆:中学生的口述实录——青春书坊》书评

《轰然作响的记忆》是一本让人感到沉重和苦涩的书,它在我们所谓的中学生校园文学的中的地位和价值显得异乎寻常地重要。我说它沉重,指的是它的主题的深刻性和我阅读之后在心灵上所给予我的震撼。而它的苦涩,就在于它所揭示的中学生的生存状态的无比的真实性以及这份真实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残酷性和严肃性。

 《轰然作响的记忆》犹如一尊棱角分明、层次清晰的浮雕一样,给我们一种亲切的真实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岁月以及那些正在经历着成长的读者和这本书中的某个细节似曾相似的一种并不浪漫的邂逅。这种并不浪漫的邂逅之中透露出来的是沉重和隐痛。我相信,那些正在经历这些沉重和隐痛的中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能明白这些沉重和隐痛究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而这些隐痛和沉重究竟是什么,他们也无从知晓。  这本书的文学意义自不待言,与别的书一比,我们就能识别出它的文学价值的所在。但是,尽管它的文学价值为人所称道,但我看重的是它的心理层面上的意义和价值。我觉得它之所以能够和读者产生共鸣,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这些事件本身对主人公心灵上所产生的巨大的、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心灵上的积淀,往往会被人们简单化地理解为经验的累计和教训的叠加。实际上,人生经验是一种功利性的计算方式,而教训往往是一种自私的聪明,一切都是利己的。他们爱过,恨过,痛过,极端过,偏执过,被人误解过,被人伤害过,总之,一切都是沉重的。当我们的儿童文学善良地把儿童的活动空间小心翼翼地设置在校园和家庭之间时,我们会通过这本书发现:我们的做法是很可笑的。人世的风雨、社会的烟云,无处不在。'

  也许,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开辟了一个心灵实验的场所。这个实验所是为了帮助中学生们测试心理承受能力和观察他们心灵细致的变化。它把这些幼稚的、善良的、充满渴望的和理想的心灵放大了许多倍,也使我们看到了这些所谓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在特立独行的背后掩藏着的那颗非常弱小的心。他们很容易遭受伤害,他们很容易惊慌,他们很容易扭曲,他们很容易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这本书就是最好的佐证。我更相信这些沉重和隐痛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而表现它们则是我们这些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和责任。

为您推荐

《平壤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廖曙辉先生的这些照片曾经错过了*好的发布时间。  这些摄于2002年的照片,至少在201。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向我们开..

《记忆的灼痛》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是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和ocat 研究中心合作,力图通过一种新型的出版尝试,形成一套以文献整理、展览研究和学术..

《国家记忆-共和国难忘瞬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从1949年至2015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影像与故事相结合的手法来讲述重要的历史瞬间。▲紧跟时代发展脉络,聚焦与国家、人民息息相关的重要事件,对事件的决策过程、时代意义进行解说;▲精选照片,印刷..

《永恒的瞬间: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内容简介|作者

《我要学吉他(中学生版)(书配DVD)》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会弹吉他的中学生一定是幸福的!或“民谣”、或“古典”、或“摇滚”,没有人会拒绝你!在珍贵的课余时间里,“睡在上铺的兄弟”聆听着你的“吉他心语”,或许躲在门外边偷听的还有“同桌的你”。   这是一本入门的..

《第一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for memories of Awa Mountain》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当代华人作曲家曲库靠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由刘湲著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有名作曲家刘湲,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山东潍坊人,出生于杭州,少年时期跟随福建师范大学作曲家、教育家郭祖荣教授学习和声及作曲..

《胶片的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没有点褪色的黑白照片旧作,似在静静地闻听那段单纯而热情的往昔岁月。这部黑白摄影作品集在尘封的柜底找到了当年在南师大学习期间的旧作,竟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和好。胶片年代的相片,每一张精彩的照片背后,总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