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和谐社会,使全社会快乐总量极大化-《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当前社会问题随笔》书评

 茅于轼先生对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贡献颇多,尽管他以'择优分配理论'奠定了经济学家的地位,但被更多的人知晓还是因为退休之后创办的天则经济研究所。 在90年代以前,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政策分析,离专业的学术研究相距甚远,周业安在叙述90年代民间经济学术群体的时候,盛赞天则在对中国经 济学繁荣的推动作用,天则的十年造就了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长足发展,茅于轼先生正是十几年以来的天则的精神领袖。在经济实践方面,90年代中期,茅于轼借 鉴孟加拉国尤努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创办格莱珉银行的经验,在山西的龙头村试验小额贷款,为贫困农民提供生活、生产资金。随后与汤敏、资中筠 等人创办富平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农村女性进城打工提供服务,茅于轼的这些行为都非一个经济学家所能涵盖的。

作为数十年历 史的见证者,一个长期在真实的世界里实践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无疑是深刻的,但这不妨碍他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通俗易懂。在《一个经济学家的 良知与思考》中,他不仅介绍了自己一些工作的经验,如小额贷款、家政服务等,更多的篇幅是对一些错误的大众常识进行了分析或纠正。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 心,价格的高低反应了物品的稀缺程度,并以此配置资源,指挥企业的生产。以价格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也是三十年改革的成果,但时至今日,许多领域的价格仍 处于管制状态。在本书中,茅于轼分别就房地产、电力等资源、春运、土地等多个方面指出了非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所产生的扭曲。简单的说,非价格的资源配置就是 政府对某些产品与服务的价与量进行了管制。管住价格,供给必然不足,比如春运所呈现的问题;在长时间段来看,由财政独力承建的铁路运输会严重限制铁路的供 给,从而造成了每年春运的火爆场面,而在这种情况下,对铁路价格进行限制又强化了供小于求的局面。表面上看低价的火车票对穷人有力,但实际上此时一票难 求,限价的火车票与市场的差价催生了庞大的黄牛党,国家和坐火车的人都没有得到好处。茅老也将房价与车价进行对比,同样是需求的强劲攀升,房价为何高涨而 车价却下滑?在两者供给方面,汽车的原料、技术等没有瓶颈,而房地产却受到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和资本市场的缺乏竞争等扭曲,管住了数量(对土地的垄断等), 房价飙升也实属必然。如果改革不触动这些根本,限价等细技末节的政策根本不可能起作用,更有可能造成二次扭曲。

可以说茅老 的叙述浅显直白,既在情也在理,但实际效果看起来,公众对此并不理解,更有媒体评论上纲上线,直斥茅于轼已经成为某些利益群体的代言人。这不得不让我们反 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卡尔'波兰尼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大转型》中就指出,经济问题并非像经济理论中所展现的那么自足 (autonomous),它是从属于政治、宗教和社会关系的,也就是说经济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这也就意味着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往往需要政治经济学、社 会经济学等方式的解读,而不是以往单纯的经济学。并且随着经济学自足行为的成熟,脱嵌于社会也就越来越明显,当这种不受限制的市场所产生的结果'昭然若揭 '时,人们就会抵制它,而不管这种抵制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更糟糕的后果,这就是大众的逻辑。施蒂格勒茨对此行为进行了精到的描述:我们告诉发展中国家民主的 重要性,但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时,(某些)经济学铁律让人无从选择;并且如果通过大众的逻辑进行经济决策,很可能把事情搞得更糟,因此在一些宏观经济政 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必须放弃大众逻辑交由经济学家等专业人士来行事。但这与民主的原则又产生了冲突,因此经济学家被骂、哪怕是说 了真话也被骂,自然也就可以理解。

公众的常识往往经不起理论和实践的检验,那么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学者,是指出错误、说明真 相,还是迎合大众、随波逐流?近几年中国的政治进步和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危机促进了公众舆论的长足发展,但不仅存在经济学逻辑与大众逻辑的冲突,中国近年来 各系统内出现的权力寻租和部分学者的不良行为,也致使专家观点彻底丧失了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者应该如何自处?事实上,大多数的经济学者已经怯于现身 或者淡出大众,对公共话题的发言也保持了足够的谨慎,在这种情况下,茅于轼先生能持自己的学术良知,不畏谩骂,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澄清,已是勇气可嘉。如果 我们非要找出茅于轼这一系列言论的不妥当之处,或许是其政策的阐述和表达艺术,政策之所以可以实行不仅仅是因为其理论和经验上的合理性,更依赖于政治过程 的支持,一个设计精巧的方案如果无法被公众认可,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因此茅老应该用更委婉、更易于被人接受的语气来陈述观点。

但这实在让人泄气,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不再是《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男孩,无法直截了当地说出真相。甚至我们在要求别人说出真相的同时,还要求他能够 说的更动听一些,可是真话什么时候能够动听?茅老已经是耄耋之年,理应安享晚年,但他一直走向社会实践的第一线,实属难能可贵。我们不应对茅老多加赞誉之 辞,因为所有这一切他只是为自己做的,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但作为后辈,我不得不说,正是这些正直、执着的人们,阻止了世界向黯淡和谎言的坠落, 让我们仍然可以对未来抱有希冀。



为您推荐

《谦益斋诗词楹联随笔》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 (二首) ; 邓稼先 ; 依韵敬和邓稼先诗 ; 王大珩 ; 王希季 ; 朱光亚 (二首) ; 孙家栋 ; 任新民 (二首) ; 吴自良 ; 陈芳允等。 书籍特色..

《墓地是首雕塑诗:对欧洲墓地雕塑的艺术思考》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墓地是首雕塑诗:对欧洲墓地雕塑的艺术思考》的作者赵鑫珊是一位颇有灵性的学者,他对建筑、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有一种..

《艺术文献集成:石渠随笔》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虽篇幅短小,但体例却甚为完备,每幅书画之题咏、跋语、年月、姓名、笺素、尺寸、印记等都考据精审,从文史的角度详细著录了有关文学、历史、典制等方面的资料,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书籍特色..

《拙匠随笔》内容简介|作者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2-品牌思考及更高追求》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福布斯》杂志超高评价推荐!从商业内涵到人类本质,全面呈现 品牌 影响力。★ SVA品牌专业创始人黛比 米尔曼VS. 22位全球设计师、创意总监、战略家和评论家的深入对谈,访谈对象包括宝洁副总裁兼设计总监菲尔..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设计师王志弘、电影《花吃了那女孩》导演陈宏一、SVA教授兼《纽约时报》艺术总监史蒂芬.海勒、《纽约客》专栏作家格拉德威尔一致好评推荐!★SVA教授黛比.米尔曼VS. 21位当代著名设计师的深入对谈,访谈对..

《好设计是这样想出来的:给设计师的30种创意思考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84页彩图和设计草图,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大量案例的完整设计过程。 ★28位新锐设计师的创意访谈,包括薛 博兰、史蒂文 海勒、克里斯托弗 尼曼等大咖。 ★136个基本步骤,教你在设计前搜集信息、剖析材料、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