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来不断的洪灾,引发了人们对未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思考。据统计,长江上游70%-95%的地方财政收入来自森林采伐。这种'木头财政'直接导致水土流失,造成长江中下游河床抬升和洪水泛滥。在水土流失与保持方面,如何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如何开创人类经济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避免中国走向现代化困境,是中国当权者面临的当务之急。在此方面,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7年的努力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上世纪80年代前,流经贵州省黔东南林区的清水江两岸全民伐木、满江放排。据了解,黔东南是国家重点林区,长期是国家重点工程用材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有着420多年伐木史。解放后的数十年间,两岸的老百姓基本上都从事木头生产,不然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这叫'以木换粮'。重点林业县的财政收入木头占到80%,是典型的木头财政。
然而,再茂密的森林也经不住常年累月大规模的砍伐,全民伐木的结果就是森林的锐减和生态质量的急遽下降。一方面树越砍越小(少),质量越来越差,一方面水土流失严重,清川江泥沙俱下。要者还在于,黔东南州地处长江、珠江的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重大。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黔东南的天然林全部禁伐,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禁伐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木头的强烈依赖使政府财政和老百姓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因此,如何找到一条既适合黔东南州的州情,又能够尽快解决地方财政和老百姓的收入问题的道路,是摆在黔东南全州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以绿色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绿色理念,立足点和突破口就是大打'原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张牌,建设一个以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大州。
黔东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服饰、银饰、民俗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从2002年开始,黔东南州开始实施大规模的乡村旅游战略。当年的林场伐木工人和农民纷纷变成了农家乐的老板。昔日以伐木高产出名的雷公山林场变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时至今日,以发展生态旅游为目标,黔东南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实质成效。2003年,黔东南接待境内外游客约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0亿元; 2007年,这组数据飙升为884万人次和60.7亿元,旅游业对黔东南州地方税收的贡献额达3.85亿元,几近占全州地税收入的半壁河山。2008年上半年,虽然连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冲击,但黔东南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依然达到创纪录的563.41万人次和32.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64%和25.47%。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黔东南州实现了从'木头财政'到'绿色财政'的跨越,自然与经济得到了和谐发展,人民生活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因为水土流失一度泛滥成灾的境内重要河流'清川江,那满江的木排已经不见踪影,蜿蜒而来的是连绵茂密的森林以及鼓楼旁、花桥边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和一群群兴味盎然的游客。短短7年,黔东南州已经完成了从木头经济向生态旅游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