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拯救本国金融体系,美国孤注一掷,开动印钞机,全球美元资产应声贬值,中国和日本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损失惨重,美元声誉一落千丈。俄罗斯重夺'第一把交椅'的战略意图变得异常强烈。'中国一贯冷静低调,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延续至今。'永不称霸'并不代表中国不想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事实上,民族复兴、中国崛起的意愿,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美国精神让经济提前复苏
根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历史经验,世界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往往在短时间完成;但是,要结束衰退,实现复苏,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数据和迹象看,美国经济还在危机中,但前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悲观。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过去半年以来,人们对美国金融体系和经济问题的担忧有些过分。从今年3月以来,所有金融市场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回升:股市反弹了30% 左右,公司债券市场、地方政府公债市场、住房按揭贷款衍生证券市场、CDS等市场均有了大幅的反弹。美国消费者信心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从3月到4月回升近50%。对这些数据的判断说明,在美国社会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倒下去又爬起来'的创业精神,没有因这次危机而消失,就像在以前历次危机一样,这种'要活下去'的精神正在也将会把美国带出危机。
虽然美国金融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但迄今为止,美国人的生活也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和美国1930年代所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大关系。尽管这次危机影响很大,很多人的财富都缩了水,但这些财富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未来的,如有些人的退休金可能缩水一半,但至少也要过十年、二十年,他们才会用到这笔钱。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后,财富的损失并不会马上对人们的消费和生活造成实质上的冲击,所以美国人的消费、冒险和创业精神又重新振作起来,不久以后会恢复到从前的状况。到今年三、四季度,危机在美国见底后,美国经济复苏的速度会比克鲁格曼预测的快很多。
奥巴马救市政策的影响
回顾美国的历史,罗斯福新政包括对于证券行业新的立法、社会保障的立法,这些都是立足于为整个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础性支持框架。这些政策对于自由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是有利的。有了社会保障体系,市场可以更加自由,即便自由行为在有些情况下带来严重后果,社会也能得到安全的保障。罗斯福新政还有一块内容是修桥、建高速公路等,这些举措对于美国社会当时的就业和未来的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和1907年、1929年等几次金融危机相比,这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冲击并不是那样严重,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是比以前大得多了,这是因为金融全球化,把危机分散到世界各国。现在,中国已经在担忧美元贬值的压力了,接下来美国政府增发国债,美元贬值和通胀的压力会随之上升。奥巴马所实施的那些过激救市政策,将很多人们本应从这次金融、经济危机当中得到教训的机会迅速地拿走了。政府救市使得市场经济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无法发挥出来,这一原则就是通过受挫逼着人们去纠正非理性行为。但是政府过激的救市行为,大大缩短了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产生冲击的时间,让人们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训。一旦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苗头,很多人的消费和经济决策行为又会和原来相似。上世纪30年代的危机以后,美国社会的一代人从此变得勤俭、节约,经济决策上更保守,比较怕冒险;而这次危机之后,美国人的行为方式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放弃底特律,中国汽车制造产业在崛起
中国家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汽车制造在美国已成为夕阳产业,不管有没有这次金融危机,美国汽车业也好景不长。美国的汽车制造作为夕阳产业,这些年先后被日本、韩国的汽车公司挤压,现在又被中国、印度的汽车公司抢占市场。这是美国汽车业本身面对的问题,只不过金融危机加速让其危机表现出来而已,并不能表明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而奥巴马政府花这么多税钱来救GM、克莱斯勒等公司,等于是拿美国税人的利益去补贴底特律汽车行业的工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转移支付,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把应该淘汰的汽车公司养起来。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已经很高,绝大多数产品中国都能制造。汽车制造业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技术上比较成熟,使得很多发展中国家能够快速追赶。相对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GM、福特、克莱斯勒的工人则是非常昂贵的,怎么可以跟中国浙江、山东、湖南、广西的汽车制造企业相竞争呢?
中国内需外贸并举
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和投资都在美国,尤其是三月份美联储还购买了这么多的公债和其他类型的债券,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如果一个政府通过它的财政部发债,同时又由中央银行购买这些债券,这一运作流程完全是在印钞票,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为美国的货币、金融政策承担风险。在中国,目前经济仍以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为主导,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工业基础设施和投资来拉动。金融危机下,内需增长成为补充外需不足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由于企业产权和资产升值所带来的收入并没有流向民间,国家资产升值和国有企业的资产收入,也不会反映到老百姓家庭的消费、投资预算中去。国内需求短期内可以继续上升,但最终不可能取代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很快会为中国的出口提供新的需求空间。因此,尽管目前出口拉动的模式已经几乎走到头了,但制度安排决定了中国未来还是要靠出口。而且,美国采取了这些经济刺激措施以后,中国的制造业也可能较快地受益。从3月份到4月份,美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翻了50%,这对于中国的出口行业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积极的变化。如果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的趋势再继续几个月,中国出口企业的定单也会相应增加。
中国的银行金融业改革路长
中国的经济崛起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促使快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金融业还是会以银行为主体。过去这些年,中国的企业到香港和美国上市,这让人们看到,美国式的资本市场所提供的资本化能力,和银行所提供的资本化能力和性质很不一样,银行没有给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变现未来预期收入的手段。看到资本市场发展的好处以后,中国A股和H 股市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资金管理行业也会进一步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当然,这一变化是渐进的,还需要时间。中国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放开金融创新的空间,以此改变现在中国银行体系的经营模式。现在国内一些主要商业银行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利差,这一利差是央行送给他们的,并不意味着银行的经营能力很强。而美国的银行,其存贷利差占总收入的比率不到10%。因此,中国银行业还有很漫长的改革之路要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