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历史的边角料中整出一些精粹来-《大历史的边角料》书评

在大历史的边角料中整出一些精粹来



李华新



'如果看待历史中的那些不为人所熟知的史料,或是在被无数人的人咀嚼过的历史进行重新的解读,这是一代史学人所要从事的一项工作。

'

'回望百年教育,考证另类国粹,品读投契之作,反思外交得失。组合边角料,复活大历史。本书从作者五年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随笔中择选72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问题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



张鸣喜欢研究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和历史文化随笔。本次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张鸣精品集》包括了上述两方面的优秀作品。前者有《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再说戊戌变法》,后者有《武夫当权》《大历史的边角料》《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而其中的对于义和团的解读,很多地方都是令人引起新的思索。其中的一些观点,张鸣先生说比较认同美国学者周锡端的关于义和团的研究的,那就是对于义和团运动,不是像国内的一些学者那样,总是紧紧计较义和团的组织出身,在民间教门上打转转,而是把运动的起源放在中国北方的乡土社会上,而张鸣则是把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放在了考察乡土社会风习、信仰、戏曲、民生、巫术等文化因素上。其中的对于义和团的女人战阵,就是很有意思的。



造反不在乎出身低,在这种农民起来闹事的时候,越是卑贱者也许越是有出人头地的可能。然而,义和团的拳民们将林黑儿捧上了天,并不是因为她的'苦大仇深',而恰恰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和低贱污秽的地位。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在它的原始时代大概都有过女性和女性生殖崇拜的现象,人们对于女性的生殖力量感到不解和迷惑,于是一种夹杂着恐惧的崇拜心理很容易生成,中国人当然也不例外,即使在进入长期的文明时期以后,依然存有这种心理的残留,一遇到危机就会以各种形式显露出来,想象洋人使用女性法术和自己拉起红灯照队伍,进而供起若干圣母,实际上是一种以神秘对神秘、'以毒攻毒'的战略,既然义和团认为洋人在每门大炮上配了一位裸体女人,那么他们自己拉出个做过皮肉生意的林黑儿来抵敌,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义和团'刀枪不入'的最后一种情形实际上是纯然的江湖骗术,也可以说是一种魔术和戏法。义和团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江湖艺人自然也少不了往里掺和,原本是用来抵御或者吓唬洋人的'刀枪不入'法术,在他们这里,就变成了表演魔术。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做县令的邹谓三在《榆关纪事》中就记载了一次拳民在山海关'魔术表演'。据他的记载,那场景还是相当轰动的:'当时街面纷传,此系真正神团,众民眼见,用抬枪洋枪装药填子,拳民等皆袒腹立于百步之外,任枪对击,弹子及身,不惟不入,竟能如数接在手里以示众,众皆称奇,以为见所未见,奔坛求教者如归市。'这一场热热闹闹的表演,结果却很扫兴,偏有不捧场的高人当场拆穿了戏法。原来是开枪者预先暗将'香面为丸,滚以铁沙'充作枪子,开枪时,面丸化为青烟,而受试者手中先藏有铁丸弹子,这边枪一响,以快捷的手法,佯作接住射来的枪弹。



只是来自中国的带有巫术性质的自信,自然也是一种无知的具体体现。这就是张鸣式评论的不同凡响指出,那就是硬是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文字中闹出些神奇的感觉来。那就是改变这个世界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科学技术,即使是战争中,在冷兵器时代结束后,技术的力量对于改变战争双方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只是中国式的自信有些似乎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就像我们依然对那些气功热的痴迷也是相同的。因此对于在鸦片战争时代清军大将杨芳自广州城上排列的马桶不济事一样,义和团的刀枪不入的把戏也是一个使得自己丧命的巫术。尽管只是愚昧的。可是还是有些敬意的成分。因为这里含有文化反抗中挣扎的虔诚。



对于戊戌变法这个史学界的老题目,我主要从三个大方面来扯开去:一是当时的帝后政治二元结构;二是满人政治;三是戊戌变法的操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本身有什么意义。我不相信过去什么维新派、顽固派的传统说法,甚至帝党、后党的说法,在我看来,也是一团混乱,尤其不相信过去支持自强运动的西太后属于顽固派。在甲午战后,整个国家的上层,谁不知道不变法就要亡国?关键是帝后权力二元,如果变法成功,太后就要退休,面对退休威胁的西太后,自然对反对变法的声音,就比较听得进去。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民族'满人,有自己的政治圈子,满人政治在整个清朝政治走向中,一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戊戌变法时,尤其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是满人政治和西太后的结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因为变法的措施,对满人的特权,有很大的损害。



'笔者的阅读的肤浅的,可是仅仅是这点感触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因为这毕竟是有些新的启发意义。



'这是作者在他的几本历史作品中的一个精选,对于我们处于快节奏中生活的人们来说,细细来品读,相信你和我一样,会有收获,哪怕是一两点,那就是很不错的了。



(《大历史的边角料》'张鸣'著'陕西人民出版社')



(济南'李华新)







为您推荐

《历代碑帖精粹到货:明黄道周榕坛问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生机勃勃。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整..

《勤礼碑-颜真卿-历代名家碑帖精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七十一岁时为曾祖父颜勤礼书写的神道碑。此碑笔力沉着内涵,结体宽博,雍容端正..

《苕溪诗帖.蜀素帖-米芾-历代名家碑帖精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苕溪诗帖》为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纸本,行书,共三十五行,二百九十四字,此帖为米芾三十八岁时所书,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

《兰亭集序-王羲之-历代名家碑帖精粹》内容简介|作者

《历代碑帖精粹 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名家辈出,碑帖无数。为了适应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欣赏传统名碑名帖的需求,我们选择了历代书体和著名书家的代表之作,并采用彩色印刷、放大字体的形式,*大限度..

《中华碑帖精粹毛公鼎.散氏盘/中华碑帖精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出土于陕西岐山,历陈介褀、叶恭绰等人递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五十三点八厘米,口径四十七点九厘米。鼎内铭文四百九十九字,是迄今所见铭文很长的青铜..

《中华碑帖精粹石门颂/中华碑帖精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褒斜道是连接汉中和关中的要道,凿石架桥,横穿秦岭,又名“褒斜栈道”。在褒斜道的南端,即“褒谷”,开凿有石门隧道,又称石门洞。自东汉以来,石门通而复塞,塞而复通,屡经修复。《石门颂》即刻于石门崖壁上。《石门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