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塔里木的胡杨》--挥之不去的记忆 李昱华-《塔里木的胡杨》书评

《塔里木的胡杨》

---挥之不去的记忆 李昱华

生平第一次到过新疆,生平第一次听说胡杨树,生平第一次见到胡杨,生平也第一次画胡杨,生平走过许多地方唯有胡杨这样让我动之以情,直到现在也挥之不去这记忆。当来到胡杨身边,仿佛自己置于童话般的世界,你会被胡杨激动得心魂雀跃,血脉加剧,向站在心潮澎湃的大海身边一样的感觉,那时我呼喊了,不由自主地与胡杨对话,被他的那金黄,那鲜红,那刚烈,那凄婉,那裹着苍云顶着青天的孤傲,那如悲如泣如梦如烟的摇曳而感动着,仿佛在梦里使你借着月光去抚摸隐约朦胧的花影,你会凝思,你会倾听,你会去当一个剑者,披着一袭白衫,在飘然旋起的片片飞黄与零零落红中遥遥劈斩出那道悲凉的弧线。你会为这神奇悲壮的树而感叹,生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长得俊美,生得高贵,活得清白,死得忠诚,确是让人动容。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那是金秋2008年10月下旬,我和傅查新昌的夫人相拥在塔里木河上那道横卧在弯弯河流中的小桥上,这条河流已经让岁月蚕食得遍体鳞伤,变成枯瘦的浅浅的伸手一触便到河底,破旧的小桥千疮百孔,在小桥的一头立着一块维族文写得标牌,估计提醒人们'小心过桥'字样吧,足以让你感觉这是很久远的小桥,也应该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听说这塔里木河的河流远古时是一条凶猛浩瀚的大河,河中可以行船,是古时这里的人们交通枢纽,河的周边是一片一望无边的大沙漠,听说这沙漠你走进去会迷失方向,沙漠里没有通讯网点,你和世界失去联系,只有饿死、渴死让沙漠烤死,或者风沙来临给你淹没掉,这沙漠里还有生命,这生命就是小蛇,如果你遇到它被咬上一口必死无疑,这蛇和陆地上的蛇不一样是有毒的,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又出现一大片胡杨林,神奇。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这样亘古神奇,一棵小草、一棵树木、一条小河、一条道路、一块石头、一坐房屋都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遐想与凝思。

塔里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在这两者中间,是一条历尽沧桑的古道,它属于人类,那便是丝绸之路。想想当时在这条路上络绎不绝、逶迤而行的人们,一边是空旷的令人窒息的死海,一边是鲜活的令人亢奋的生命;一边使人觉得渺小而数着一粒粒流沙去随意抛逝自己的青春,一边又使人看到勃勃而生的绿色去挣扎走完人生的旅程。

新疆回来之后,我一直处于震撼与梦境中,却使我有许多感动想要用画笔表达,足以让我下决心真正动笔一抒胸臆,但是现在还不成熟,我想我今后要以这胡杨为一个系列题材,创作一些胡杨的油画来。在这里我再次感谢我的作家朋友傅查新昌夫妇!

(本文在整理中)

尺寸:30*40CM

为您推荐

《平壤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廖曙辉先生的这些照片曾经错过了*好的发布时间。  这些摄于2002年的照片,至少在201。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向我们开..

《记忆的灼痛》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是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和ocat 研究中心合作,力图通过一种新型的出版尝试,形成一套以文献整理、展览研究和学术..

《国家记忆-共和国难忘瞬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从1949年至2015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影像与故事相结合的手法来讲述重要的历史瞬间。▲紧跟时代发展脉络,聚焦与国家、人民息息相关的重要事件,对事件的决策过程、时代意义进行解说;▲精选照片,印刷..

《永恒的瞬间: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内容简介|作者

《千年悠音-大漠里的歌者胡杨》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张瑞云先生多年拍摄胡杨的作品集结。照片记录千年历史,胶片复活不腐生命,全书精选一百余幅摄影佳作,分六个部分展示大漠中的胡杨,辅以简洁的文字..

《第一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for memories of Awa Mountain》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当代华人作曲家曲库靠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由刘湲著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有名作曲家刘湲,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山东潍坊人,出生于杭州,少年时期跟随福建师范大学作曲家、教育家郭祖荣教授学习和声及作曲..

《胶片的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没有点褪色的黑白照片旧作,似在静静地闻听那段单纯而热情的往昔岁月。这部黑白摄影作品集在尘封的柜底找到了当年在南师大学习期间的旧作,竟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和好。胶片年代的相片,每一张精彩的照片背后,总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