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小姨多鹤-《小姨多鹤》书评
不能回避的是有关于战争的。
多鹤作为一个无辜的战后日本遗民,被想做'好日本人'的村长们还有苏联军队追杀、被中国农村民防队买卖,被迫在张家生儿育女,做牛做马。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只因为她是倭寇婆?!而在多鹤所在的代浪村集体逃难中,耳边不断回响的'中国人来啦!'是与战争时'日本鬼子来啦!'何其相似。战争的结束只是带来了大局的和平,还有很多的仇恨、厮杀被掩盖了。作为中国人,还是能够理解那时人们的做法。毕竟,他们所承受的苦难太大太久了。可是,他们对无辜日本遗民的报复,未免过分了些。即便是在好多年后,多鹤身份被揭发后,'日本崽子'之声依旧不绝。张家的孩子中,有虚构出身档案的,有耍狠剔'日本毛'的。多鹤,则被带上'日本女间谍竹内多鹤'的白袖套去扫厕所。但是在中日建交后、多鹤因缘际会回到日本后,人们都开始转变态度了。
真好玩'原来,对一个人态度,是不一定要以那个人的言行为依据的。
我想到假期里看过的电影《黑皮书》。女主角被陷害为叛徒,关入监狱。在狱中,看守和闯入监狱的流氓嘲笑、侮辱、虐待他们。他们的做法与法西斯无异。难道只是因为他们是叛徒就活该么?难道人权就是这样子的么?平等就是这样子的么?
人类喜欢移情,所以就有爱屋及乌。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很容易恨屋及乌呢?中国常常有'父债子偿'的说法。这些是不是就是我们常在极度愤怒、悲伤情绪的影响下做出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呢?我常说,'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活该不活该的。'但是,我也曾经暗暗觉得,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古代中国的某些刑罚是合理的。因为,那个人给别人带来的苦难与他遭受的相比,实在是太惨绝人寰了。
我这个矛盾的人!
人类总是奇特的生物。我们可以宽恕很多事情,却也常常固执地做着很残忍的事情。而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我们却还是有着善良的本性。真奇怪??? 人性究竟是怎样的,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老师说,'他们都是片面的,我们要辨证的看待。' 真是CRAZY'
现在很多资料在调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当然也有人在关注日本遗民的现状。他们不论在中国还是回到日本,日子普遍都很困苦。前两天看了一部传记,是关于一个哈尔滨韩裔俄侨女子的。书中也写到了那些侨民的生活。一样。不论在中国,在故国,他们都有着莫大的生疏感与隔离感。两边,其实都可以有他们的家。一边是成长生活的,一边是血脉相连的。但是,两边都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被任何一边接受。即便政府给了他们合法的身份,可是,生活中,他们依旧是外人。一边因为战争而被人憎恨,另一边则因为长期的疏离而陌生。我想,战争的苦难不仅仅停留在那时的人们的肉体和心灵,也不会凝固在历史材料和记录片中。它,依旧活生生地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我们万幸的不是那些难民或是遗民,但是苦难的存在,不会因为我们没有确实接触到就烟消云散的。大到我们和日韩邻居的隔阂、纠纷,小到某货某剧的流行衰败,不都还有着那时的阴影笼罩么?战争之所以苦难,正是因为它的危害不仅仅是用万千原子弹爆炸带来的伤害就可以描述的了。我忘记了原子弹的伤害是几重,但当时确实受到颠覆了。过去的我总以为,一切的不幸都只在于那个或那些时刻。但那时,我才明白到,如果不幸只有那么短暂的话,就只是挫折,而非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