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起源-《跨文化管理》书评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 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但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共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①,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综上所述,现代人们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物上时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是就'狭义文化'而言的。除了上述所说的含义外,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众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含义,当然应同于'华夏文化'诸例。

为您推荐

《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全书八章,包括:设计管理发展背景及中国设计管理实践的简要分析;定义;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咨询;面向消费者的设计策略;管理者与设计组织;设计稽核(评估);设计沟通;设计管理教育等内容。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刘瑞芬文学博..

《制片管理(含光盘)》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制片管理专业是影视专业与管理专业的交叉学科,*大的特点是经济管理与艺术素养相结合。本书作者系中央戏剧学院制片管理专业教师,参与多次招生考试,以其丰富的经验,用浅显的文字为考生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从我国电..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案例与实务》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一线教授、律师、司法人员组成的强大编写团队。援用*、典型、真实案例,取其精华,附专业点评。超强实用价值,法律从业人士、百姓大众解决法律纠纷参考**。 书籍特色..

《影视剧制片管理》内容简介|作者

《时间旅人:《水色研究会》主题日程时间管理本》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月计划表、每日大事记录、每日时间安排表等等。插画部分由人气画师提供, 既满足了实用性, 又满足了欣赏性。 书籍特色 2015-2017日历 15个月的月..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评家徐鲁有关中外童书的序跋与导读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各类原创童书写的序跋与导读;辑二是为一..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