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是一部训诫子孙的典籍,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 。作者颜之推,是一个享誉南北朝的著名的学者,但命途多舛,'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曾历仕四朝。入隋后,他承先圣,览生平,苦心孤诣著成《颜氏家训》以遗子孙。秉承此世家宝训,颜氏后裔龙凤迭出。如唐训诂学家颜思古,书法大家颜真卿。全书共七卷二十篇,以儒为纲,内容囊括史学、佛学、道学、玄学、音韵、风俗等,清儒官王钺曾云此书 ' 篇篇药石,言言龟鉴'。静心品读一番后,我深以为然,受益匪浅。其中,《慕贤》篇引起了我的诸多深思,心窃喜之。
一、于己:广交贤者, 耳濡目染净德操
圣贤千古,可遇难求。故颜氏认为幸遇贤士,自当仰慕敬瞻。人年少时,神智尚混沌,没有稳固的思维模式,极其容易受他人言行所左右,《慕贤》篇云:'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通俗讲就是与善人同处,就像进入培育芝兰的房间,日久自身会浸润芳香;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咸鱼的店铺,日久自己也会生臭。故颜氏训导子孙择友必须审慎,宁缺毋滥。那怎么样的朋友值得我们深交呢?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择友标准:正直不阿,宽容豁达,见多识广。我以为这个标准与颜氏的'善人'很是契合,应该延续到当代。当今之世,物欲横流,竞争激烈,很多人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做出违背良知,违背信义的事情,造成当世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使很多人萌生对人情世态的苍凉无奈。但一个博闻而正直的朋友绝对不会出卖你,不会有兔死狗烹的势利绝情,而且还能在危难之际,鼎力相助,并能以其智识为你指点迷津。若加之秉性宽厚豁达则更属难得,他看透了红尘,恪守仁义礼智信,淡泊名利,以一种'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洒脱淡然处世。这样的朋友永远让你看到生活的绚烂和笑意,他会以一种阅世老人的睿智思维引领你到一种天高地广任意行的境界,会让你在时光轨道中潇洒的穿梭漫步,于悠游中立业济世。但九九归一,关键得看最初的选择,即所交是'善人'否。墨子悲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立身处世应力求与'善人'为伍。
犹记孟母三迁,只为择邻。孟子,父早逝,孟母带其守节。居处近墓地,孟子耳闻目睹,学起了丧葬、哭泣之类的事情。孟母觉察后,把家搬到街上,孰料,家临屠宰场,孟子竟学起了买卖屠杀的知识。孟母心焦,毅然又把家搬到学宫旁边。这样,孟子便有幸目睹官员在文庙行礼揖让等儒雅事宜,于潜移默化中,修身治学渐入佳境。粗看孟母三迁,只不过是地理的迁移,其实她是在为懵懂的少年孟子择定交际圈,让孟子免于市井尘俗的侵扰,与智朋达友往来。孟子后来成为一代鸿儒,不枉孟母当年的用心良苦。书中训言谨献年少之人,其实,不惟年少,年长者亦应遵行不悖。纵览古今德高智达的人士,他们身边的所交亦多是贤良脱俗之辈'伯牙有'高山流水'的至交钟子期;诸葛亮有庞统('凤雏 ') 司马徽、徐庶;弘一法师有'天涯四友'张孝廉 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林徽因有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费正清;、、、、、、
二、于国 : 广纳贤才 治国安邦飨苍生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慕贤》篇记载有这样的故事:齐文宣帝即位才几年,就沉迷酒色,肆意纵欲,无视法纪朝纲。但因能将朝廷政事托付给尚书令杨遵彦,在杨的治理下,国家安宁,没有外忧内患。后来,杨被处死,朝中刑政走向衰弱。斛律光,是齐朝抵御外敌的功臣。他用兵如神,深孚众望,却被枉杀,致使将士人心离散,周人便起灭齐之心。杨遵彦,斛律光,两者都有力挽狂澜于既倒得功绩,后两者都被杀戮,功臣被错杀后,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荡。何其哀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故事警示着那些执掌江山的臣主们,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要任人唯贤,善于发现、珍视人才。所谓贤士聚,得天下;贤士寡,社稷失。就此,汉高祖刘邦曾感慨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他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如韩信;但他慧眼识珠,将'汉初三杰'一并收归麾下。这才有了之后楚汉之争的意外分野_----
秦亡后,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争夺天下,楚汉战争爆发。战初,双方兵力悬殊,项羽有40万之众,而刘邦仅10万。但刘邦最终击败项羽,垓下一战一举奠定大汉江山,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于乌江。究其根本,缘于双方人才有失制衡。可以说刘邦是靠辨才制胜。众多贤才将士齐聚刘邦麾下。相比之下,项羽则显得门庭冷落,连唯一的谋臣范增也因离间计,不为重用。此外,项羽刚愎自用,贤才上门却不能量才见用。据说,韩信、陈平曾先后投奔项羽,但因项羽未予重用,这两位英才只能另投明主,结果投到了刘邦阵营,反戈项羽。
以古为鉴,小女子才疏学浅,还不能就当下的政治领域提出高屋建瓴的见解。但是从美国的人才战略中,我可以管中窥豹,知晓人才是一个国家命脉兴衰的关键,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美国号称当下的超级大国,无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诸多方面都令很多国家望其项背。而这些显赫成就的背后归功于美国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开发人力资源。凭借其经济发达的优势,为人才提供各种优厚待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将世界各国的人才广泛招揽于其旗下。美国的几大常春藤高校成为美国大力的吸收、引进国内外优势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这些大学教学资源雄厚,校园设施完善,是学子治学的理想所在。有的大学还通过提供助学金、奖学金和优惠贷款的方式吸引留学生就读。而这些留学生学成后,多半会留在美国,美国自然仿周公吐哺,拱手相迎,通过实行'绿卡制',给予他们入籍优惠,让他们顺利定居美国,为美国效力。这曾被人指称为'一本万利',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其人才战略上相对于他国是技高一筹的。美国,一个建国仅有二百多年的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它在人才资源上的诸多战略应引起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思考和借鉴。而招揽留学生,只不过是我借以抛砖引玉罢了。
三、虚怀若谷 求贤不避远近
颜氏书云:'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造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於饥渴。'大意是讽谏世人视野壅蔽,重视远方闻名的人士,却对本土身边的贤人雅士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且还有辱谩之举。追根溯源,这其实是一种容不得'邻人'超越自己的狭隘心理在作祟,因为所谓的'邻人'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相见、相谈的熟悉的陌生人抑或亲友,当'邻人'声名鹊起,堪为典范的时候,一方面,他们难以置信,一方面又不屑一顾,一方面又心有不甘、、、、、、种种错综复杂的心理让他们在狐疑中在嫉妒中酸溜溜的不闻不问,下者便逾越礼数,中伤近在的贤人。
我一直推崇荀子的'性恶论',即人性生而不圆满,恶念像魔鬼潜藏在每一个人身上。但经过后天的严加修炼,德行会臻于至善,诚所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一个才德俱佳的朋友对于我们德行的修养大有裨益,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贤友在旁,我们要善于发现,虚怀若谷,多多请益。万世师表的孔子尚能不耻下问,师从于七岁的神童项橐,我们又何必将头颅抬得那么高,舍近求远问贤他乡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