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觉醒来,在没有任何药物的帮助下,前一天还感冒致两耳失聪的我毫无倦意地参加了长达八个小时的会议。
这样的'亲身验证'使得我原本调侃的阅读态度一下子严肃起来。
这个《秘密》(官方网站)在国外最早是以一部影片的方式流传起来的(网络下载地址)。创作者郎达'拜恩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理想主义者,带着对'秘密'的狂热信仰孤身来到美国,从零开始进行无数的陌生采访,找到了其他靠这个'秘密'已经获得成功的影响力人士,拍摄了这部电影,并以电影制作过程中采集的大量信息为素材合成著作。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秘密呢?
在本书的扉页上,作者用一句来自古老中国的格言来概括这个秘密:存乎中,形于外: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对外界、对生活的'设计图',《秘密》将其称之为'心像'。生命中所发生和遭遇的一切,都是'心像'的外在投射,有什么样的设计图就会实现什么样的现实。
作者的讲述有些神秘主义色彩,她认为这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秘密'在所有的古老文明: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以及所有的宗教信仰: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中,都蕴藏着有关于这个秘密的不同说法,而期间的每一代人中,虽然极少但都有掌握了这个秘密的登峰造极者。但是,那些得道者不愿意将这个秘密公开传播,碌碌无为者不愿意真正相信或践行这一准则。
不过,通过《秘密》,我倒找到了一些方法。如果用最直接的方式来掌握这个秘密,那么,你需要走完以下几步:
第一,要相信'思想'本身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力量,而且是可以测量的力量。
第二,每个人都是一台人体发射台和接收机,思想是有频率的。每种思想都有自己的频率,你发射什么频率,就进入什么频道;同样的,你打开什么频道,就收到什么频率。你发射一个悲观的频率,当然你只能进入一个悲观的频道,因此就越来越悲观,直到你转换自己的频率为止。
第三,人类的意识部分只占大脑能量的5%,95%的能量则被潜意识占据,因此潜意识决定了人类的主要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潜意识只能处理肯定、正向的信息,而无法处理否定、负面的信息。按照这一理论,如果你一直想着'我要减肥',那么,你很难真正瘦下来,因为你的潜意识里只能对'肥'做出反应,而不能识别'减'这个负面要素,所以你只会吸引越来越多变肥的事物;当你把焦点放在不想要的事物上'千万不要迟到、千万不要迟到',同样,潜意识是听不到'不要'大声呼喊的,它只会显现越来越多导致'迟到'的事情。这就是著名的墨非定律:你越不想让它发生的事情,它就一定会发生。
人们之所以无法拥有他们想要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们总是思考'不想要'。'不想要'是一个猖獗了数个世纪,比人类所曾见过的所有瘟疫更为严重的流行病。
因此,《秘密》所试图阐明的是一个新思想运动,这个运动需要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频率变负为正,该书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吸引力法则',并且,作者坚信它和'万有引力'一样,属于大自然中的基本定律和公理。吸引力法则是客观的,没有好的、坏的之分,它只是接受人的思想,然后以生命经验的形式,把这些思想回应给本人。
思想创造未来。你把思想的频道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为你的人生。
在本书中,作者还结合自己和其他受访者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个吸引力法则应用模式:'渴求'坚信'接收',一个如何成为自己心灵主人的修炼方法:'静心'感恩'。
出版机构把这本书定位为励志书,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本指导个人修身的普及著作。因为,它正体现了人生的悖论:所谓'吸引力法则',在原理上非常浅显,但是在应用上却极为困难,因为我们美好积极的'心像'必须要穿越和战胜由习气、惰性构成的'心障'。而在实践中,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眼前不断浮现出两位'阿'字辈的有趣人物:美国的阿甘和中国的阿Q。我觉得,应用吸引力法则,即使不能让自己像阿甘一样执著如一、心想事成,至少能够像阿Q那样,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一点自我安慰的小愉快。
'
附录:书籍信息:《THE SECRET》(《秘密》),2008年11月中国大陆第一版,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全书12万字。作者朗达'拜恩(澳大利亚),谢明宪(台湾)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