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不仅仅是叹息-《千年一叹(新版)》书评
粗略《千年一叹》自序,便感到了这本书的不同寻常,它经历了世界上最古老和危险的地区,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数万公里一步步用足迹丈量出来,每一步都踏出了沧桑,历史的沧桑,文化的沧桑,战争的沧桑。
'余秋雨的文章总也离不了文明和文化,《文化苦旅》中,从敦煌石窟写到江南小镇,环境中穿插着思考,这种思考,更多的是对眼前景的想象,笔锋柔美,引人遐思。这《千年一叹》却有大大的不同,更加大气,更加随性,在战乱的地区,有时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想到哪里便写到哪里,更加流畅,更加真实,而不用冥思苦想半天出来的经过华丽修饰的词藻。
《千年一叹》没让我失望,它带领我慢慢走着,移步换景,仿佛做了趟旅行,却不是介绍,而是思索,仰望着人类文明的遗言,却不曾想到它们是如此之脆弱,此时却也只剩下遗址,昔日的光辉、荣耀、霸气已早已不在,极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地跌落到了与贫困、愚昧、慵懒为伍,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想想吧,你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所有文化与文明的源头,而现在'
'审视我的祖国,这才觉得非常庆幸,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一味地去赞扬那些欧美国家,人家发达,人家文明,人家先进,却不知他们的历史才几百年,淡然避免了古老国家的内耗和封建因素,历史太长,有些东西变根深蒂固在人民的思想之中,但没有我们的文化和文明,又怎么会有他们后起之国的先进与发达?从前,面对中国文化,仿佛忽视了它非凡的一面,只是看到了它的腐朽,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难道这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就要逐渐败落了吗,却不知和我们同时崛起的国家已经中落,甚至惨不忍睹,客观一些,同一情况之下,我们不知要好多少,无论是艺术、文学、建筑、思想,股市的文化都有传承,古老的楔形文字已无人认知,而同样古老的甲骨文却大多数都破译了,对古人的思想文化,许多国家甚至已不知其历史,而在中国,我们却吟诵着唐诗、宋词、元曲,这又是怎样的不同。
' 重新认识了中国,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合上书本,我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