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追求的人-《追风筝的人》书评

  ' 最近发现越来越少的书可以让我有流泪的冲动,而《追风筝的人》是这越来越少的书中的难得的一本。

  '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一度在小说中重复出现,却一遍又一遍地让我心酸激动伤感。这是一句扎根于'我'记忆深处的最具有杀伤力的一句话,哈桑对'我'的至死不渝的忠贞,超越了友情的界限,'阿米尔少爷'这个词是很让人心凉的,但是哈桑一直是这样称呼'我',而'我'也没有真正把他当做平等的朋友对待,(我在与别的小孩玩时从不叫上哈桑,只有在一个人时才和他形影不离),有时我甚至会像一般的人那样用'哈扎拉'人轻蔑地看不起他,但是不管怎样,'我'和哈桑是离不开彼此的,彼此已经成为各自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我'有万般自私,哈桑对我是万分忠诚。他们的童年,他们回忆是相互重叠的,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物体光影,太多的话语不断地重现过去的岁月,即使'我'因为愧疚不愿去想过去的种种,但是它是无法抹去的,因为一个人无法与过去say goodbye 就像一个人无法割断河流上游的水一样,一旦拦截,生命也会干涸了。而回忆真的是一件揪心的事情,'为你,千千万万遍'不断不断地伴随着那个追风筝少年的形象越来越清晰。零碎的记忆碎片不断地在脑海里重复地做着拼图。而困扰往往在于今昔物是人非的对比中,更何况此时的'我'生在美国,却不知道哈桑在哪里,而曾经在一起的故乡早已面目全非。痛苦就在于一个小小的污点将所有美好的风景一并抹去,因为不堪回首那个肮脏可怕的画面,因此将所有幸福甜美的片段驱逐。

  ' 当'我'回到阿富汗,为的仅仅是看望濒临死亡的可爱的拉辛汉,得知那个惊天的秘密:哈桑是爸爸的私生子。而且知道哈桑被'我'逼走以后所遭遇的一切,他的忠心不泯,他的死亡,他留下来的孩子的下落。要不要救那个可怜的孩子,'我'陷入道德与情感的困境。可是这趟冒险的旅行,没有'我'选择的余地。只因为那个为'我'追风筝的少年,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个理由足够了。我在听到法理德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时,'我哭起来,呼吸急促',其实这句话没有什么独创性,但是对于'我'来说,它是一句咒语,是一笔无法偿还的债。而在小说的最后'我'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而他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当我陪着他放风筝时,我看到了希望,这种希望足以让索拉博重新面对以后的人生,因此'我'听见自己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我'欠哈桑的承诺。

  ' 作者对于祖国阿富汗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在小说中,作者不停地从侧面、正面各个角度揭露惨绝人寰的战争,描写这个民族遭受的不公待遇和巨大的苦难创伤。文字充满了萧瑟、恐惧、混乱、血泪,让人不忍卒读。但是在这样的战争背景下,他笔下的阿富汗人民表现出来的却是善良淳朴,温馨和感动,比如法里德夫妇,教会医院的护士等等。一些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而精神堕落的人们,他是深深同情他们的。'爸爸过去曾说:'把两个素昧平生的阿富汗人关在同一间房子里,不消十分钟,他们就能找出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这一方面说明阿富汗很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很紧密,另一方面也说明阿富汗人很团结友善,彼此亲密无间。

  ' 作者的民族观念是很强的。在美国生活了20年,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我离开很久远了,久远得足以遗忘。我在大地某处有个家,对于那些睡在我倚着这面墙那边的人们来说,那地方或许遥远如另外一个星系,我曾以为我忘了这片土地。但是我没忘。而且,在皎洁的月光中,我感到在我脚下的阿富汗发出低沉的响声,也许阿富汗也没有把我遗忘。'当阿富汗正在遭受巨大的破坏凌辱,当所有人都不愿自己是阿富汗公民,逃离这片土地时,这片土地却召唤着'我'。当法里德问:'你还把这个地方当做国家?'时,我说:'我想有一部分的我永远会这么认为。'在美国生活了20年以后?'我在阿富汗长大。'我'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远远超过很多阿富汗人,这可能与他从小和哈桑一起看电影,崇拜一些民族英雄有关系,也与他长时间漂流美国有关。而法里德马上指着衣衫褴褛的老人,反驳他说:'那才是真正的阿富汗人,老爷,那才是我认识的阿富汗人。你?在这里,你一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罢了。'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当头棒喝,'我'自认为是游子回故乡,而故乡接待我却把我当做过客。'我'是以过客的身份在观望这个国家遭受的苦难呢?还是与这个国家血肉融为一体,共生死存亡,共流血伤痛?

  作者坦言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大家的阿富汗人的误解和偏见,很多人把阿富汗人'妖魔化',而作者的任务是'人性化',还原真实的阿富汗人的面貌。我想他做到了,这也许是这本说做到的价值和意义。

为您推荐

《设计走向完美-DW设计事务所对理想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追求》内容简介|作

内容简介《设计走向完美》是dw设计工作室在经历35年成长和变化后的一个小结。编写初衷源自于工作室在1998年设计理念的一次转变,当时事务所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形成一套综合的工作方法。现在,这一新理念已经成为了公司..

《史诗性电视剧画面叙事的艺术追求》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史诗性电视剧是带有诗、史、思相互融合的画面叙事文本。史诗性电视剧的画面叙事形成独特的审美特点,以悲壮、崇高的美学品格带给人以审美愉悦。从画面叙..

《从《奥涅金》到《静静的顿河》-高尚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全2册-俄语文学卷

内容简介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翻译家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走过了一百年,鲁迅先生和未名社在介绍与翻译俄罗斯文学方面起到了开创与先导的作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译介俄苏文学作品**个高峰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东北流亡作家的整体性审美追求》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谢淑玲的《东北流亡作家的整体性审美追求》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