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忆的文字-《在细雨中呼喊》书评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回忆的理由,如同流动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里永久而宽广地荡漾着,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

  余华自己在序言中说的话:我再次去阅读自己的语言,比现在年轻得多的语言,那些充满了勇气和自信的语言,那些貌似叙述统治者的语言,那些试图以一个句子终结一个事物的语言,感染了今天的我,其节奏就像是竹子在燃烧时发出的'劈啪'声。

  在一本十八万字的小说里,你找不到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这是非常之不容易的。我习惯在喜爱的文字下用彩色铅笔划下痕迹,这样的喜爱尽情的流露在这一本书里。比如小说的起始有简单的一句:'阳光那时候似乎更像是温和的颜色涂抹在我们的身上,而不是耀眼的光芒。'温和与涂抹,没有比这两个字更具有回忆的温暖与晴朗,就如同是电影的回忆中,缓慢欢跳的孩童,阳光沉淀为乳白色的柔和,他们的身上发散出柔和的光晕。

  文字是种游戏,触摸表达排列组合。玩童是需要天份的。如果我说,一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穿过了村口的一片金黄的稻田。这样的形容是平淡通顺的,但是你看到凌晨的呼喊被描写成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时候,是不是有种冲破黎明的涌动呢?这样的巧妙,随地可拾。如同是吃到了一颗奇妙的酒心巧克力。

  书中的'我'始终存在并以一个通晓结局的人在提前叙述事实的结局,仿佛是记忆的统治者,有着无可排除的命运的无奈。特别是写到孙光明的死亡:'就这样,我一直看着孙光明洋洋自得地做向未知之死,而后面那个还将长久活下去的孩子,则左右挎着两个篮子,摇摇晃晃并且疲惫不堪地追赶着前面的将死的人。'

  我留意到他落在结尾的日期,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七日,那时候他三十一岁,他所说的,试图以一个句子终结一个事物的语言:'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他一但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

  也许文字只是表达你的思绪,只是如何让你的文字搜索到你的频段,让他人通过你的文字共震于你的频段而已。小时候踩踏浮松的青石板一角,溅起另一角的脏泥水,如此的乐此不疲我也一样拥有。你在他人的叙述中找到你的熟悉,你却说不出你的欢喜。

为您推荐

《在细语中呼喊》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在细语中呼喊》以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若干个案为专题,多视角地由点到面地解读了“观看文化”的生成机制和有关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种种动因。有短评、有长论,在可见中力图看到不可见的部分,记录了艺术与时..

《平壤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廖曙辉先生的这些照片曾经错过了*好的发布时间。  这些摄于2002年的照片,至少在201。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向我们开..

《记忆的灼痛》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是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和ocat 研究中心合作,力图通过一种新型的出版尝试,形成一套以文献整理、展览研究和学术..

《国家记忆-共和国难忘瞬间》内容简介|作者

《永恒的瞬间: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凝固一段民族历史的鲜活记忆,梳理一簇弥足珍贵的民族影像,无疑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刻录下了一段民族发展变迁的永恒的社会记忆。《远去的背影》和《永恒的瞬间》是中国目前集民族学者和摄影人之力,*为全面的一..

《第一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for memories of Awa Mountain》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当代华人作曲家曲库靠前狂想诗为阿佤山的记忆》由刘湲著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有名作曲家刘湲,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山东潍坊人,出生于杭州,少年时期跟随福建师范大学作曲家、教育家郭祖荣教授学习和声及作曲..

《胶片的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没有点褪色的黑白照片旧作,似在静静地闻听那段单纯而热情的往昔岁月。这部黑白摄影作品集在尘封的柜底找到了当年在南师大学习期间的旧作,竟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和好。胶片年代的相片,每一张精彩的照片背后,总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