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物心理的间接透示,即作家描述人物的外部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特征,因为内心是外在表现的发源地、指挥部,外在表现是人物内心的具体反映。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外',所以描写外部表现能够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而且比直接写人物的心理,更为形象、含蓄、富有感染力,用笔不多,就可以使读者由外入内、由表及里地窥见到人物的内心及其内心的起伏变化,这种心理描写方式的描写范围也相对大些。
用行动透示人物心理。
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描写葛朗台临终前的行动是精彩的行动透示心理笔法:'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十字架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似乎也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式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个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活现出这个见财就抢,不能容忍任何不属于他的财富存在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贪婪心理。
用人物神态去揭示人物心理
神态是思想感情和性格秉性刹那间的定格,是稍纵即逝的内在精神的流露。神态更能反映生动的个性,更能描画人物时时变化着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在人物描写中,神态描写占重要地位。
如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段描写:'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欧也妮'觉得和她出生的、受过多少痛苦的、母亲刚在里面咽气的这所屋子分不开。她望着堂屋里的窗棂和草垫的椅子,不能不落泪。她以为错看了老父的心,因为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这两种眼神,两种神态画出了两个不同的灵魂世界,写得尤其精彩的是葛朗台的眼神。他之所以'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是因为女儿承继了母亲的财产,他要哄骗女儿,把财产骗到手。他所看到的,已经不是女儿,而是金子,继承财产的女儿是'金铸'的!这段描写深刻揭露了守财奴葛朗台为贪财、夺财,而不惜一切的丑恶灵魂。
正因如此,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其思想性格是鲜明突出的,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印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