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报业集团的《私人阅读史》是我在当当网浏览新书时无意中发现的,一看见这个书皮就喜欢,买回来用三天时间看完,颇有收获。我觉得在图书泛滥的今天,有这样一本书,无疑是书海航行中的灯塔,书中34位'读家'的30年读书心得和推荐书目给了很好的读书指引,也可从中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阅读的一般规律。
30年阅读的一般规律
从无书可读到无人读书。80年代初是无书读的年代,全国人民同看一本书,恐怕是值得永远纪念的图书景象,可如今,到了无人读的年代。80年代一本书动不动印几十万,如今能印几万册就不得了了。一是书多得人读不过来,好多书静静的躺在书架上,像等候梦中的有情人一样,苦苦等待阅读的人。二是忙得顾不上。忙碌的都市人陷入越学越忙,越忙越学的'恶性循环',一旦想在某个岗位上有些成绩,就得无休止地进行充电,继续枯燥的业务学习。他们可能买了其他的书,但真的没有时间读。三是玩得没兴趣读。年轻人让网络、游戏、娱乐耗费了过多的精力,他们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想起读书打不起精神。四是贵得买不起。现在的书确实还是不便宜,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兴起,抢走了不少的读者。
从思想启蒙到学术研究。80年代大家读书基本是清一色的思想启蒙作品,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哲学、李泽厚的美学与中国思想史系列、顾准文集、巴金的《随想录》等占据主角,基本是文、史、哲不分家,共同特点是文革思想压制后的新一轮思想启蒙。到了如今,这样的情形不见了,从上世界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几次大的思想与争论后,学术研究代替了思想启蒙,相当多的学人坐在了书房,开始从事单个问题的深入研究,直到最后出现学术'超女'。
从滚滚洪流到潺潺溪流。80年代的阅读像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也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如今的阅读呈现为个性化的阅读,如无数支潺潺的溪流在分别流淌。本书的后记中有一段话对此有形象的描述:'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实是一个读书人集合的大操场,大家因读相同的书而聚焦,因相同的话题而边跑边吵,就这样跑进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又跑进了二十一世纪。跑着跑着,大家才发现,他们从操场不同的出口跑向了操场外不同的终点,每条路上的人都是越跑越少'。
从修身治国到休闲娱乐。80年代初读的是人生思考、哲学命题、民主社会,大家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到了如今,越读越功利,越读越消遣,越读越娱乐,于是有了艺术'超女'的流行,正规的历史作品不想读,调侃式的通俗历史作品大行其道;官场小说兴盛,鬼怪小说兴盛;小资作品层出不穷,瘦身、美容、做饭、旅游等休闲图书层出不穷;哲学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主题退居到寂寞的角落,一些人提起人生、想起哲学有习惯性的头疼,这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30年阅读影响最深的书和人
《万历十五年》。共34位'读家'的推荐书单中出现15次,是绝对的高频推荐。这是一本深刻影响中国当代史学的重要作品,从此史学作品开始改变古板呆滞的写法,活泼起来。当然,现在也有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活泼过度,易中天推波助澜,当年明月登峰造极,而新出的讲史系列已是娱乐版的历史演说,逐渐向荒诞不经过度。
李泽厚。80年代最无可争议的哲学第一人,在34位'读家'推荐书目中他的名字出现20次,有几个'读家'同时推荐他的几部作品。影响最大的李泽厚的作品是《美的历程》和中国思想史'三论'(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80年代,李泽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充当美学和哲学启蒙的重任。
《随想录》。巴金著,80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读过,是一位在文革中始终保持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之作,作品思想感人,精神让人敬佩,34位'读家'推荐次数8次。
《顾准文集》和《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这两本书的出现总是以联袂的形式,'读家'的推荐书目有彼必有此,且排名也是紧紧挨在一起,两者的推荐频率分别为12次和11次,这两本书都是独立知识分子的独立的可贵思考。
《宽容》。美国庞龙著,又是一本影响巨大的历史作品,让中国人以另外一种角度认识历史,许多写法与我们的传统大相径庭,推荐频率7次。
钱钟书。一个《围城》,一个《管锥篇》,频频出现在'读家'的推荐书目中。《围城》把西方式的幽默应用得活灵活现,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不可低估;《管锥篇》庞杂琐碎,但大家的地位也从中体现,既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大气,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严谨。
人文哲学。《一九八四》、《1932-1972年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萨特《存在与虚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以及《通往奴役之路》、《时间简史》等为热门推荐。
外国文学作品。托尔斯泰的作品频频出现在推荐目录,《百年孤独》的名字也不断的跃入眼帘,是外国文学高频推荐作品,推荐次数较多的还有《古拉格群岛》、《日瓦戈医生》、《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麦田里的守望者》、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中国文学作品。在各位'读家'的读书心得中,鲁迅的地位依然重要,但书目推荐次数并不高,《傅雷家书》得到高频推荐,韩少功、贾平凹、张承志、余华、王小波也有提及,但总体推荐较少。
30年阅读的一些遗憾
中国古典哲学的缺失。34位'读家'的推荐书目中出现了《论语》《老子》等名单,但寥寥无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以来,思想启蒙与学术理论基本是在'西化'的基础上展开,这种'西化'的后果已经显现,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正不断受到侵蚀和批驳,文化危机赫然眼前。近年出现的'国文'热,可能也是基于上述事实的一种'反动',可惜的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只是一种舆论造势和制造畅销书而已。
中国文学作品的漠视。四大名著还没有推荐全,'三言二拍'无人提及,李白、杜甫罕见说起,能推荐巴金的《随想录》,但不见《家》的身影,茅盾、老舍等现代文学大家难觅踪影。这些,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改革初期图书的偏重。34位'读家'推荐的书目,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对新世纪作品的推荐明显力不从心,一是太多,好多没看过;二是太滥,质量不高;三是太专,非专业的图书难以把握。因而,本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觉上的阅读盛宴,许多推荐的图书需要我们'老书新读',还有许多在市场上根本看不到,或许在某个读书馆还有可能看到那些蒙着厚厚灰尘却又曾经受到众星捧月般热读的老书的身影。
但不管怎么说,《私人阅读史》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改革开放以来阅读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对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读书生活是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