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杨修满肚子的学问,却死于自作聪明和不恰当地多管闲事,他不是将聪明用在为曹操提供合理的建议和计策上,而总是将才华用在破解曹操的心思与用意上,也许杨修不满足目前的职位,总想在曹操面前卖弄自己的聪明,曹操就怕别人知道他的心思,杨修却悟不出这样做的后果和危害,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聪明在好学上,糊涂在为人处事上,说到底,还是城府过浅,尽管从他的主观上没有恶意,但他的种种做法却与其'高管'的身份大不相称,事情就怕联系,就怕积累,曹操这样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毋宁天下人负我',对杨修早有成见,终于有一天杨修的种种行为还是惹怒了曹操,文臣武将都来求情,哪怕重责一百军棍,但曹操的心事又不能说明,必要斩杨修为快,要说杨修也该斩,曹操连日战事不利,曹操兵屯斜谷界口,进退两难,杨修耍小聪明,乱解曹操口令,散布曹操有撤兵之意,甚至三番几次地给曹操的儿子出主意,插手曹家的大事,真是聪明人办糊涂事,落得个身首异处。让人有些不解的是,曹操那样精明的一个人,如何能将这样一个人长时间地放在自己身边?
提到'多管闲事',让人想起《哈姆雷特》里的大臣之死,哈姆雷特以为躲在帷幕后面的是他的叔父克劳斯迪而误杀了大臣波洛涅斯,之后他在自言自语中说道:'我还以为是你的主子呢,现在你知道多管闲事该有多危险了吧',与大臣波洛涅斯相比,杨修的为人处事远不及他,波洛涅斯所做所为完全是出于辅佐皇上为目的一种尽职尽责的主动行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