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不主张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学、思想、哲学等内容来说企业管理,这并不是说这些传统的东西中缺少对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而是说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理念、哲学,它当然对任何学科、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可回避地具有指导意义,如果仅仅是把普遍联系的东西,把常识性的心灵感受当作科学,当作一种创造与发现,而缺少基本的学术研究(无论是管理研究,还是文化研究),那可能毫无意义,只能让人联想到借企业管理研究火爆的东风,达成某种缺少社会价值的个人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种思想,它当然对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企业管理也不例外。但把文化拿出来,单独来讲对企业管理的意义,可能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而不是说说而已的事儿。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繁荣,企业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企业自身成长需求的牵引下,企业管理培训、管理咨询、管理方法等书籍顷刻间成了各大出版社的核心业务。出店里最火爆的书摊不是文学类,而是管理畅销书类,可见一斑。
于是乎,从西游记谈管理,从三十六计谈管理,从论语谈管理,从老子谈管理,等等。这里要谈的就是其中的一本--《学易经通管理》。
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有许多值得企业管理实践思考的哲理,但如果要构建一种管理思想,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可能还要走非常长的路。毕竟,目前所谓的'科学性'还是以西文的研究范式为蓝本,无论它有多少不足,我们还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这种范式,在你没有拿出更'科学'的方法前,只能如此。
从传统文化中谈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深厚的国学修养为基础,从文化中谈对社会实践诸多方面的体会。如李零的《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常谈商场如战场,李零的这本谈《孙子》的书,一定会让企业管理者有许多体悟,但人家不是直接写管理的,我估计李零平时可能根本没兴趣读太多管理的专业著作。李零无疑是国学修养深厚的智者,他的书每每令人收获颇丰。
另一种是以扎实的管理理论为基础,从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中引入文化视角作以评说。如肖知兴的《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这也是一本好书,当你读进去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经过正规学术训练的学者,对任何管理理论、议题的探讨是有扎实的研究基础的。同时,结合个人对文化、哲学、历史等领域的兴趣与研究,来对管理中某个小议题的哲学解读。这也每每令人茅塞顿开,收获不少。
我最讨厌的就是既无深厚的国学基础,又无系统的管理研究,仅凭主观臆断地空谈文化与管理,强硬地把二者捆绑起来。你说错以,又有点道理,你说对吧,又漏洞百出。可以肯定地讲:《学易经通管理》就是这样一本书。尽管它可能销量不错,也可能按此内容去做培训效果显著,但这并不等于它有价值。对于传统文化,当代人的确有一种久违的热爱,大凡你谈国学议题,总会是令人开心的,大凡你有些准备或思考,总会是让人满意的。但作为一种研究,仅仅靠常识性的感受是不行的,不然,管理真的没什么可学的了。
面对国学,我算是个门外汉,所知甚少。但对于管理,还是略知一二。于是,仅从管理学的角度谈谈对《学易经通管理》的感受。当然,我认为学问是需要较真儿的,而不是简单体会。
下文仅简单列出我粗看后,认为大有问题的地方,这里并不做评论与解释,明者自明,欢迎讨论。
P5原文:'企业的管理行为,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但每一个企业的第一个管理行为,肯定是知识产权行为,即决定企业的字号。'
P35原文:'权重定律是管理要义'
P36原文:'其初难知与蝴蝶效应'
P40原文:'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乾卦六爻体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理,即企业生命周期原理。'
P45原文:'管理学理论认为,人只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遗传,二是环境。'
P56原文:'我们认为,人生的至高境界,就应该以公益事业为职业。'
P59原文:'柏拉图早就以为管理个人事务和管理企业事务有类似的规律,近代出现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也是这种古希腊思想的具体化。'
P59原文:'回顾历史,我们知道,当代任何一个生产力比较进步的经济体系,都是以当初血淋淋的原始积累作为其演进发展的必然阶段的。'
P66原文:'就得出了群龙无首的共和秩序原理,这是一种法治理念。'
P96原文:'其中《道德经》和《心经》有较为明确的哲学范式,但仍不如《易经》的理论范式清晰鲜明。'
P98原文:'中国文化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一脉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字和语法,到今天还很容易读懂。'
P113原文:'当然,这种平衡关系只是瞬间的平衡,是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平衡。资产和负债随时会发生变动,不过变动完成之后,左右仍然平衡。'
P114原文:'由这种思维,也推演出我们管理哲学四大方法--怀疑、定义、归纳、对立'
'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