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评
1、对汉代以来,政府定位的基本判断
从汉代,中国形成了'士人政府'、'读书人政府',即知识分子、读书人参与政务。
它不是'贵族政府',尽管有贵族子弟进入政府,但究竟是少数,入仕从政的惟一正途为考试。
它不是'军人政府',从仕为官并不是由军人出身得到的,而需经过考试。
它不是'商人政府',有钱也不能让子弟为官,所以不是'资本主义政府'。
这由汉代开启了制度上的先河。
2、士人政府形成的过程
任何一朝代,立国后,首先想到的是谁来为官?是贵族、是军人、是富豪,还是读书人。
汉代开始正式设立为官的选举制度(含考试制度)。
汉武帝以后,设立太学,即国立大学,且全国只有一所。太学的学生毕业考试分两等,当时称为科。甲科为郎,乙科为吏。
郎官先进皇宫做事,几年后,如有机会或政府需要人,则从里面挑选分发。吏官直接回到老家,在当地政府中做事。
在汉代,中央及地方的一把手均由中央直派,即三公、九卿、郡太守、县令都是中央派出的。除一把手外,必须由地方人充当。
后来,中央也需要人,太学考试毕业生也不够用,也不一定都适用,或者是想直接找到能用之人,比如:需要打仗带兵的人、出国结交的人、专项才能的人等。故,从汉代开始衽一种选举制度,或叫推举制度,即由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历史上称为'乡举里选'。
刚开始是不定期或遇到具体的需要(如打仗、出使等),地方也没热情,后来皇帝把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立为一项考核,作为对地方官的工作评价。因为,一个地方一年内都选不出个有才能的人,选不出个廉洁的人,即所谓贤良人士,那说明工作不努力。
从此,地方每年为了完成任务,开始向中央推举人才,一年就有二千多人。慢慢地,中央政府的人员就变成了贤良人士。
并且,这些贤良人士中,地方推举上来的人也多为在太学考试为吏的人,所以,上太学学习,考得甲等就为郎官,考得乙等也没关系,到了地方仍可能被推举到中央。
慢慢地,中央政府的贤良就成了青年知识分子。真正开始了中国的'文人治国'。
3、'对策'一词的形成
在汉代,地方向中央推举贤良,这些贤良到了中央后,也需要经过考试,形式是向他们问政治上的重大问题。当时的问题是写在竹片上的,这种'竹片'就称为'策',问题写在上面,称为'策问'。
一道道的策问,有时请贤良们大家互相发表意见,这就叫'对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