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形象的词语并不是指词典上难找的新词怪词,词语本身也并无高低优劣之分,语言有没有文采就看选词是否有独到之处。一个词语,哪怕是不带任何修辞色彩的最平常的词语,只要放置适当,与特定的表现对象、语境情境以及文体风格高度切合,就能收到点石成金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代文人追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所以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千古美谈。
为词语选择和创设环境,或是说,为一定的语言环境找到适合它的词语的方法,都从平易中显出了非凡,从朴素中透出了美丽。
马致远的《秋思》中,'藤'、'树'、'鸦'、'桥'、'水'、'道'、'风'、'马'、'人'等实在是太平常的事物,太普通的词语,而'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亦不是什么偏词僻语,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共同创设了一种语境、情境、意境,于是,寻常词语艺术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们表达了羁旋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古人所说的'一字贴切,全篇生色,一字乖僻,全篇震惊',其实说的就是选词要恰当,要合乎语境情境的问题。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