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成就了吴晓波,也让我们从十个明星企业的衰败案例中对改革开放以来那段难忘的企业发展史有了深刻的认识。不幸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但总体仍有规律可循,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祸起萧墙型。由于80年代尚是私营经济的禁区,初期的企业往往戴着一顶'红帽子',企业小的时候问题都不大,但一等企业成长起来,股权问题立刻敏感起来,处置稍有不慎,天翻地覆;容声及科龙即属于这种悲剧;而处理好股权问题的则又是另一番天地,如鲁冠球的万向集团。
二、江郎才尽型。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科技产业,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依靠特定的手段可以实现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但随后便是漫长的平庸,甚至突然沉寂。早期靠保健品起家的几个均可以归入此类,如太阳神、沈阳飞龙、秦池等。
三、盲目冒进型。自我感觉太好,形势判断过于乐观,不顾一切的大跃进,市场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全线受困,直至无法收场。巨人集团是典型的案例,高高的巨人大厦总是为后来的企业家提供着警示。
四、突然死亡型。在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情况下,一个十分细小的事件就能引起轩然大波,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德隆、三株大约可归入此类。德隆的倾覆从一次小小的银行例行检查开始,三株因一起最后胜诉却一时百口难辩的官司开始。这样的覆亡往往比其他案例更让人沉痛和深思。
本书冠以'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名称十分吸引人,而内容写得确实也十分优美,真正的名副其实,很值得一读。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