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版《资治通鉴》夜读札记之三
看汉景帝与文帝的差距
西汉的'文景之治'是历史佳话,但仔细对照起来,景帝作为文帝的儿子和皇位继承者,与父亲的差距还是不小,起码有四个方面:一是处理重大危机时,文帝显然要镇定得多;而景帝则相形见绌,七国以'清君侧'的名义一闹叛乱,先杀了最信任的晁错枉想以此退敌,真是天真可笑。二是在肚量上,文帝视察周亚夫的军营,那场景真是下不了台,但文帝却大赞军风,并嘱咐自己的儿子景帝说,危难之时可大用;但到了景帝手里,周亚夫虽平了七国之乱有大功于国家,景帝却因小事将其下狱并冤死。三是继承人问题,文帝果断确立太子并不再动摇,交接班很顺利;而景帝则太子废立几番周折,后宫不免焦躁不安,自己也伤神不小。四是在私生活上,文帝要节制得多,而且嫔妃管理也严格,特别是节俭方面;而景帝就差些,特别是好色的问题突出,不仅嫔妃数量大增,而且还玩上了男宠。当然,景帝最大的功绩还是继承了文帝的黄老之术,使国家继续安养生息,从而并称'文景之治'。
宰相职位成了烫手山芋
宰相之职,位极人臣,古代多少封建知识分子为之而奋斗不息,有的甚至不惜抛弃一切仁义道德的操守而求之。但伴君如伴虎,宰相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位置,特别是在某些时段危险性表现得异常突出。汉武帝统治后期无疑就是这样,此时的汉武帝已临朝多年,年岁渐长,有点糊涂却更加暴戾,加上连年征战,国内确实也折腾成了一个烂摊子,宰相这活即危险又难干。公元前103年开春,宰相石庆去世,汉武帝任命公孙贺当宰相,一听这个任命,公孙贺当廷跪地不起,叩头不止,泪流满面,拒绝接受印信。在此之前,已有三位宰相接连被迫自杀,刚去世的石庆虽然万般小心,仍是整天被批得体无完肤,公孙贺当然不愿接这个差。可是汉武帝不理不睬,公孙贺只得收起印信。出朝后,他长叹一声,完了。结果,到了公元前91年,其家族被诛。汉武帝晚年的残暴由此可见一斑。
难得汉文帝有如此丧葬观
皇帝一死,那是国丧,不仅时间很长,而且禁忌很多,稍有不慎,就会冒犯,结局必然很惨。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遗诏用了大量篇幅说皇帝的国丧严重扰民,要求他的葬礼一定要节俭,大幅缩短守丧时间,丧服应穿9个月的改成15天,应穿5个月的改成14天,应穿3个月的改成7天;而且对身边的嫔妃也给予异常宽松的安排,送回娘家。不仅如此,他还敢打破历代帝王传统,不在即位后就为自己建陵墓。而在他一前一后,秦皇汉武为自己建陵墓都用了几十年时间。如此种种,确实显示了汉文帝的开明。
'推恩令'早就开始
汉武帝时,主父偃上了一道有名的奏折,说是实行'推恩令',核心是封国的庶子也可分封,这样封国很快四分五裂,轻松实现了削藩的目的,可谓是绝妙好主意,从此封国才真正不再构成中央王朝的威胁。但其实,这一政策在汉文帝时已有开端,当时就曾采取过对个别封国的诸子同时进行分封以拆解大国的事例,只是还没有成为定例。到了景帝一上台,用了晁错的建议,用激烈的手段削藩,结果激起七国之乱,如果当时就很好地研究一下,用'推恩令'的办法,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大乱。后来,景帝也用过这个办法,并有一定发展。到了武帝,'推恩令'进一步系统化,成为有效的遏制封国之举。'推恩令'的出现是长期的历史探索和积累。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