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的《南华经》,列为人类文明的瑰宝都不为过。
只不过,《道德经》,需要人把薄读厚,从那五千言中读出世间万事万物之理;《南华经》,需要把厚读薄,从漫漫几十万言中读出那恒久不易的大道。由厚而薄难,由薄而厚更难。
故而,要真正读出《老子》的深邃博大,必得先读出《庄子》的万言不离其宗。
道家,归根到底,其实便是生于《道德经》之五千言。
然圣人皆尚不言之教,讲求万般自然,又遑论立束人之宗教。后世之人尊之而实有所辱之,殊不知美之之时而实有所污之。
《道德经》仅五千言,当与《易》颇有渊源,然其博大厚重却几可与《易》并驾,实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其理实一,只是论天道之法不同而已。《易》以阴阳推衍,《道德经》以微言大义,理同法不同而已。今世人或误解之,或燕雀之眼析之,甚或贬之以'小农',圣人当不怨之,然当必惜之。
《南华经》可视为《道德经》之阐释,其中之理义亦足使人叹绝。二者相参而究,或可窥其要旨。
道为万化之本源,道和合而化生元气,元气离析而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化生冲和之气,三气和合则化生万物。
道为万化之实质,此质之性,即为万化之律。合此律者谓合道,人之合道者谓有德,此之谓道德。故背德即背道,背道自然受律之惩,此之谓道佑有德。
道只自然,作而弗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似无为而实无不为;人法道,便当秉道而为,因其自然,不妄施为,只秉道而往,为则必有功。
道不争、处下、守柔、清净、无私;人法道,则当不妄求、谦恭、慈善、清净、去私。
凡此种种,皆天地之至理,值终生参悟以明之,而后守之。。
常思常得,受用不尽。以此,可以安身,可以养命,可以明理,可以行事。
天下之理虽杂,至理必一;所言虽杂,其旨必一。因而,守中道、顺自然,于诸家之言随需而取,谨心修持,以至于心神澄明、性灵圆成,而后随缘安然助济于世,许便为中国哲学之旨。秉此旨以观万法,以历万事,或便可渐明至理。
'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