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蜈蚣先迈哪条腿
王淼
'
'
今天翻阅《经济观察报》的4月书评增刊,翻到了一个什么书的新闻发布会的发言摘录,其中有十年砍柴的一篇叫《余秋雨不如孔乙已》。题目很是惊人,说的也很狂:'前不久,我写了篇文章骂余秋雨,他给钟山风景区写的那个碑文,是现在庙堂书的一种符号,他写出来的东西,一百年前的孔乙已都写得比他好。基本的东西都不过关,还谈什么传统文化。'
赶快找来那篇碑文,读了一遍,确实写的不好。但是不是不如孔乙已写的,我不敢断言。大凡名家,能保持稳定水准者毕竟不多,更何况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需要的挤榨下。我又在网上搜了一下,新浪、搜狐都有余先生的博客,但都是空的。从余先生的多篇文章中,我们都能看出来,他对人们的批评是敏感的,做不到唾面自干。越是耿耿于怀,越显得心胸不宽,也使得攻击者更加起劲。
于是让我想起了郭沫若。对于郭老,晚节和私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争议很多。人非完人,越是大人物,表现的会越明显。他会比一个普通人面临更多的得失与悲喜。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又常常会幻想,伟大的诗人、伟大的作家甚至伟大的领袖,必然也是道德的楷模。
其实,我们又何妨释然一点,如钱钟书所说的,只管去享受鸡蛋,何必非要去认识那母鸡呢?
发生这种感慨,实则因为我同时在看郭沫若先生的《庄子批判》与余秋雨先生的《借我一生》。从我内而言,我是很受益。郭评庄子与他人眼界果然不同。最让我惊叹的是,他挖掘了庄子与儒家的关系,甚至怀疑庄子是由颜回一系的儒学脱化而出。郭先生的论述非常精彩,我不用过多引用。对于这种观点,我是赞成的,庄子中谈到孔子处,虽常常不赞同,但在骨子中,在庄子那戏谐的语句中,其实是始终保持一种崇敬的。正是法家的李斯、韩非是荀子的弟子一样。我想,孔子其实既可以看成一个儒家的创始人,又可以看成中华文化中混元一体到百家分化的一个分野。从孔子与老子的关系看,也没有后来的儒道般的那样清晰的隔膜。论语记载的孔子的一些思想,也不能说没有现在人们据说的道家的东西。
文化的分野从某种程度看是好事,因为这是一种精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某种程度看又往往会把本来并不完全矛盾的一些问题,人为地变成了非此即彼。我们在希求'真儒'、'真人'甚至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这种刻板化也使人变成了面具的傀儡。现在人们常常认为儒道是互补的,其实,我觉得何止儒道,名法墨兵杂乃至阴阳家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灵魂自觉不自觉的一部分。不是互补,而是共生。正如一个植物群落,种类越多,各个植物种类的适应性也越强。
《借我一生》中对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也做了深刻的研究,提出了5点理由。我不一一引述,但'在精神空间上的原因在于一直以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严重灼伤'还是要引起重视的。这些年,大家对'中庸之道'这个词很反感,但事实上,这正是中华血脉得以绵延的关键所在。正如中华武术所讲的,要守中,用中,不能失中。失了中,通俗地讲,就是失了重心。但也不能双重,双重就又失去了变化的能力。看似矛盾的种种观点,其抉择恰恰在于时机的准确把握。
最后想说,余秋雨先生应该60出头了,大家大可不必像关注明星一样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有人问蜈蚣,你那么多腿,走路先迈哪条啊?这就把蜈蚣先生给问得不会走了。也许我们不再关注他们,他们会写得更好些。
毕竟,郭沫若与余秋雨还都是值得我们一读的,他们都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东西。对于这些,我们需要保持一份尊敬。
(注:本文也许应放在《借我一生》处,但有两篇了,就先放在郭老这吧)
补:本文已发表于2010年5月的《经济观察报》书评周刊上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