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场更须练就'禅'之心性
'
' '股场之地,浮躁动荡。
' 眨眼间,市值或膨胀、或萎缩;众股友,表情或惊狂、或怅惘。毕竟,股价一丝一毫的变动均与参与者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于是,K线图的波幅便自然地指导着心电图的走势。久而久之,丧失了自我,破坏了心态,在股海的深渊中迷茫地挣扎着。
'追根逐底,试问:驰骋股场得以笑到最后的秘密何在?答案非技术、非消息,亦非券商预测,而是心性,一种不受外界牵绊的'禅'之心性。'股场说禅'栏目主笔李锋先生常说:股市乃令人浮躁、诱人犯错、失人理性之地,参与者需修心炼性、增加定力,而了解禅宗并尝试修禅则不失为一良方。
'禅宗认为,心即是性,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禅,与其说它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它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股场中人,最易被利益蒙蔽双眼,最易掉入机构设下的陷阱,最易在欲望的驱使下追涨,最易随波逐流般频频换股,然而在盘点'收成'时,又有几人能真正开怀大笑?恐怕更多的人劳而无获,只是义务地为券商增加着佣金收入。可即便如此,人们依旧不甘示弱,依旧钟情于此,依旧心随股动,因为他们难以平静地面对亏损,难以适应没有指数的日子。就这样,他们在浮躁中继续浮躁地在'买进'与'卖出'间周旋着'
'曾偶然邂逅过一位股龄十五年的'资深股民',冒昧问其盈亏如何,结果令我甚为错愕,十五年的'辛苦劳作'最后竟打成'平手'维持初始本金!倘若当初转做定期存款,现如今还可收获利息。'资深股民'对此只是笑笑,因为在他看来,保住本金已然胜利,甚至还向我打趣道:十五年的股场磨砺,我所掌握的技术分析理论及实战经验足以著书立说!
'与之攀谈后,使我不禁想到一则故事:
' 有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于是,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学僧遵示照办,可没多久便跑回来说道:'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总是不化;而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话毕,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然后只摇晃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学僧不解地问:'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禅师耐心解释道:'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崩断,弦太松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瞬间,学僧领悟。
' 的确,世间的事,不是一味执著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同样,在股市中大获全胜,并非执着地研究指标、打探消息、分析股评即可,而是需要让心平静、理清头绪,然后定力十足地'以静制动'。
'记住,只有当你开悟了,才会在股场中少犯错、多敛财。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