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可怜将军错问政-《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书评
每到朝代更替,历史表现得总是异常惨烈,多少悲欢离合在人间上演,多少悲壮故事让人沉痛不已。发生在公元1127年的北宋覆亡与南宋建立及其后几十年间的抗金'战'与'和',就是这样的历史时段。而且,更让人刻骨铭心的是,这是一个汉人的正统王朝被异族攻灭,因而其历史沉痛感又远远超过其他历史时段。或许正是此种强烈的民族情感,后人在谈起这段历史时,总是会以民族英雄作为时代标志。两宋之际,最为显赫的民族英雄当然是岳飞。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历史铭记的往往是悲情英雄,比如战国的田横、秦汉之际的项羽、三国的关羽。当然,这里不准备作悲情英雄的专题讨论,而是想说一下岳飞为什么最终会被杀害,成为悲情英雄。应该说,岳家军的出现让宋高宗赵构的内心大大安定下来,不用动不动就登船出海,提心吊胆,因此,在一定时段内,皇帝对岳飞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其礼遇甚至让其他大臣嫉妒,岳飞一句'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惧死'的兴邦名言,简直让皇帝激动得一塌糊涂。但最终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岳飞含冤被害。传统的解释是岳飞被秦桧陷害,可是秦桧为什么要陷害?有说是皇上授意之,可是皇上这又是为什么?李亚平在他的《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详细的讲述。按照书中的讲述,可以将岳飞的被害原因归结为错误地参与了政治,并且让皇帝有些坐卧不宁,悲剧从而无法避免。岳飞的政治失误可归纳为以下四条:
一是错误的政治口号。'直捣黄龙,迎还二圣'是岳家军的口号,'直捣黄龙'还可以,但'迎还二圣'不行。如果没有金军攻灭都城并把皇族一网打尽,怎么也轮不上赵构作天子,把二圣迎还回来,也就是赵构的爸爸和兄长两个曾经的皇帝都回来,赵构怎么办?
二是缺乏自裁羽翼的政治智慧。当时大宋的军队大多数都'歇菜'了,唯独岳家军越打越能打,越打越强大,只要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皇帝便很容易想起赵宋王朝是怎么从后周那孤儿寡母手里夺权过来的,对武将也就不能不多个心眼。如果懂得些政治,岳飞就应及时自裁羽翼,自污其身,让皇帝安心,可惜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优点特别突出,缺点一点也不突出,皇帝慢慢由爱到敬再到害怕。
三是冒失地跨越了政治'红线'。武将在外打仗,文官治理朝政,这是赵宋的一贯政治方略,但可惜的是岳飞将军一颗红心全献给大宋,知无不言,结果适得其反。据说,有一次皇上把岳飞留下来单独谈话,看还有什么忠言,岳飞就提出皇上应考虑立储的事了,这简直犯了大忌。赵构人称'骑着泥马渡江'的皇帝,南宋小朝廷初建时,每天都没少受惊吓,结果影响了生育能力,虽然青春正盛,无奈没有龙种降生,岳飞这一问就犯了皇上的心病。当然,皇上念其为武将,不懂政治,也就准备原谅了。可谁知,岳飞后来又几次上书这个问题,当然出于公心,也确实不知情况,但立储是封建王朝的根基,皇上就不能不多想了,这岳飞手握重兵,朝廷上下声望极高,这么关心皇储设立,那真不是皇上之福呀。这一想,岳飞的悲剧就基本注定。
四是没有与政治方向合拍。抗金的高潮一过,偏安已是皇上的基本策略,可岳飞还要北伐,明显与大政方针不合拍,旁边再有人一吵吵,说什么拥兵北上,心怀叵测,等等,皇上肯定坐不住,再与近来的岳飞所作所为一并联想起来,悲剧只有不可避免,并最终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