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周国平思考人生(二)-《人与永恒》书评

  一本仅200页的书我读了5个月,我不敢读得太快,我也不敢一次读得太多,我要让那些只言片语帮助我进行一些人生的思索,我把《人与永恒》的阅读点滴记录下来,串在一起,变成心灵的记忆。

  周国平说,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但尺度与对象同一,无法衡量。我想,不思考人生的意义是可怕的,但以动物的标准思考人生的意义更可怕。

  周国平设问,人渴望完美而不可得,这种痛苦如何才能解除?我想,人生其实是一种残缺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

  人生没有幻想是不可想象的,就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微澜。

  人如果生活在没有自己评价标尺的现实中,那注定是痛苦的,因为周边人难以统一的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并带来无穷尽的烦恼。

  我以感恩的心对待生活,我感谢上苍赐给我们太阳,我感谢父母赐给我生命,我感谢故乡赐给我纯朴,我感谢恩师赐给我智慧。当我以感恩的心生活时,我总是充满了未来的希冀。

  我有时会体验这样一种感觉,我坐在公交车上从第一站坐到最后一站,体验着人少到人多再到人少的过程,那其实就是人生的一般过程。开始你的伙伴很少,而老来时你的伙伴也会少,中间最多的时候也是最拥挤的时候,有时你会烦;而人少时你会寂寞。

  周国平说,在习惯的状态下,生命之流失去落差,终至死水一潭。我想,这是换个活法的哲学理论依据,应该也可通俗地理解为'人挪活'。

  我依然年轻吗?周国平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能否从零开始,重新开创一种生活。从我对新单位的适应来看,我似乎还未与年轻告别。

  周国平说,二十三岁是人生的分界线,在此之前还难免有少年的自我夸张病,而此后愈来愈能如实看待自己。我感觉,20岁的时候好像自己什么都能干,而30岁的时候就知道有些事自己干不了,到40岁的时候好多人已感叹干不了几件事,50岁的时候恐怕已在哀叹此生不过如此。

  周国平说,对于别人的痛苦,我们的同情一开始可能相当活跃,但一旦痛苦持续下去,同情就会消退。我想,祥林嫂的悲剧即在此,逢人便要诉说,在短暂的同情后成了更多的厌恶。

  每到殡仪馆送别一次去世的人,大家的心里都增加了一份关于人生的感慨,宽慰自己凡事都看淡些吧,可是这样的感慨一般超不过三天,大家又一如既往。可叹!

  周国平说,请不要责备'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果一记住它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我感觉这个解释,既有新意,又合情合理。

  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就像有部分重合的圆,交往越深,重合的部分越多,但最终却不会完全重合或者成为同心圆,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相同的两个个体,就像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一像。由此,可以推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原则,我们只能在重合的部分寻找一致,而不要过多的干预非重合的部分,否则,将会引起一系列矛盾。

  周国平说,除了平庸,什么都可以忍受。可是我们注定平庸,我们已经成为世俗的奴隶。

  周国平说,他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我在想,谁知铁石心肠的背后掩藏着怎样的脆弱和恐惧,有时,表面和内心相反。

  真实是最难的,许多人为了真实而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醒悟。



为您推荐

《1896-2012-永恒的奥林匹克之城》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永恒的奥林匹克之城》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基金会组织权威奥运专家编写完成,以22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为线索,系统回顾和展现了从1896年第1届雅典奥运会至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盛况和精彩瞬间;纵览了奥..

《捕捉永恒》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拍摄自然风光讲究时机,抓住了时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任何自然景观都有其自然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会有好的回报。《捕捉永恒/风光摄影在路上》正是诠释了作者曾令洪对大自然的瞬间拍摄而留下的永恒记忆..

《永恒的旋律永恒的旋律:古典吉他传世名曲100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读者对象是广大古典吉他爱好者及古典吉他培训机构人手一册做全面性的教学补充之用。本书中选用的曲谱风格纵横几个世纪,横跨欧洲及南美洲等多个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到近代及现代作品都有涉及,将古典吉他..

《优雅的时尚-晚礼服永恒之美》内容简介|作者

《初心永恒》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根据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的亲身经历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 表现了其新时代下税意进取、敢想敢干的奋斗精神。主要内容包括: 尘埃里的绿色萌芽、春天里的厄运、心若在 梦就在、一线生机等。 书籍..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评家徐鲁有关中外童书的序跋与导读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各类原创童书写的序跋与导读;辑二是为一..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