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有个很玄乎的句子,叫'unknown unknown',翻译过来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前面的'不知道'是动词,后面的'不知道'是表示状态的名词,为了避免歧义,我们还是说成'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句话的原始意思其实已被中国古代圣贤孔子捷足先登,就是流传甚广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流传不代表遵循,就拿我自己为例,接触这个意思的中英两个表达方式,先是孔子所言,那是在中学的求学背景下所学,英文的这句话,是在前几个月的一本杂志上。但即便作为母语本应有先天优势,还是被拗口的'unknown unknown'入了脑。
为何?教学方式自然是其中的外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时过境迁,无论人的成熟度以及心境都大相径庭。呵呵,后知后觉总比不知不觉好。
但足以让人捏一把汗的是,这只是以往学过的孔子无论话语当中的一句,而孔子曰更只是求学十数载所学的其中一小部分,而求学阶段所学的又是近三十年所接触的林林总总之中的冰山一角。
是否极具讽刺意味,原来在阅读'unknown unknown'这句话时,它已经在陈述发生在阅读者身上的事实,一打一个准。
无限接近于三十而立这一年龄,心里却升起认知的恐惧,只为了这句蹩脚的话。
原来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知道',最让人害怕的是不知道不知道还以为知道。或许,正因为出于这种恐惧,梁文道才极其谦虚地自称知道分子,这是有意所指,与知识分子相对,如只考虑知道范畴,那他的自称完整版应是'浅层次的知道分子',甚至是有自诌成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