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我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于是,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孤独六讲》作者、台湾学者蒋勋说,孤独是他一直想谈论的话题。
' 有人说,《孤独六讲》是一本沉思之书,是每一个现代人留给自我的一小段时光,一小段享受,一小段沉思。
蒋勋以美学家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并且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该书主要有'情欲孤独'、'语言孤独'两大章。关于前者,蒋勋从学理出发,讲述了文化对情欲的压抑,列数了历史上竹林七贤的孤独,生命本质的孤独,孤独与伦理的规范,以及从加缪的《局外人》等小说中谈孤独。关于后者,他从语言学的层面讲述孤独的产生与生发,并以自己创作的《舌头考》为线索,阐释了孤独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涉及动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生理学等诸多领域。
书中谈到什么是革命孤独?在蒋勋笔下,革命者被视为一个怀抱梦想却最终无法实现的人。因为怀抱梦想,所以有诗与美的可能;因为终其一生无法实现,也就不可能为任何体制所捆缚。这种现实意义上的失败,造就出孤独者强大的美学力量。他进而拷问世俗:我们到底能不能容纳他们?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应该拥有足够多的面向与可能'那么,现代人如此惧怕孤独,是不是因为我们太过单一、社会面向不够丰富?
在蒋勋看来,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说,'有时候我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
在蒋勋眼里,《史记》就是司马迁为无数失败者所进行的美学书写,他'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进而动问'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感到害怕和荒凉?'
蒋勋对孤独的解释,不同于以往的所有版本。在他的孤独观诠释里,既有历史也有当下,既有文化也有世俗,既有自我也有他者。他的孤独,不仅仅是在讲空间,也是在讲心境。
蒋勋说,我们有太多世俗的捆绑。这个时候,孤独者怎么办?比如,鲁迅跟许广平谈恋爱,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有多少人侧目以视,有多少八卦背后议论。但是时隔多年,我们会觉得鲁迅有那么不堪吗?蒋勋还讲到,杨振宁和他的年轻妻子结婚时,很多人有很激烈的评价。可是,杨振宁我行我素'这是孤独者的私领域。蒋勋提出:关键是,如果这个社会发生了一个事件,我们能不能保持一个孤独者的思考和判断?
'我想人永远都在两难当中。要自由,自由可能就是一种放纵;要规矩,规矩可能就是一种保守。像卢梭的《忏悔录》,要保持一个孤独的思考,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说。
《孤独六讲》由孤独谈开去。他以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真正的关怀,不应该有'分别心',不应该有'洁癖'。也许文化是治愈孤独的良药吧,蒋勋以这样的事例表达他的文化观:英法联军把圆明园的东西抢到法国,在法国陈列的时候有一个人到现场大骂法国,这个人就是写《悲惨世界》的雨果。他对法国人说,你们知不知道,在别人国家里把人家的东西抢来,根本就是强盗行为!因此法国知识分子一直有这样一种涵养'你不能因为只关心法国,所以对不公义的事看不到'知识分子的良心后来在萨特、加缪的身上一直是存在的。其实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介入的良心感'。
《孤独六讲》再从'文化'谈到'批判':'批判文章是很过瘾的,读了也痛快。可是另一方面,我会想,上世纪30年代沈从文的东西,还有没有人在读?沈从文是那样一个优雅的人。他对文化有着深层的相信,对人的道德良心有所坚持。或许,他相信一个温和持久的存在比短暂的批判要好、要强。这就是:人性到底是什么?人存活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样的关怀更长久。'因此我常常警告自己,一个作家过于介入琐屑现实是危险的。因为会为关心的事物所局限。但到最后还是要面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终极关怀的人文大格局。'
文章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